后骑吹曲词九首吉语

磨崖金字昆崙颂,勒石银书逻逤铭。 且述要知方略在,圣人不战屈人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磨崖:在山崖石壁上镌刻文字。
  • 金字:指用金粉书写的文字,表示尊贵和永恒。
  • 昆崙:即昆仑山,古代神话中的神山,象征着高大、神秘和神圣。
  • :古代一种文体,用于歌颂功德。
  • 勒石:在石头上刻字,以示纪念或宣扬。
  • 银书:用银粉书写的文字,同样表示尊贵和永恒。
  • 逻逤: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边疆或重要的地方。
  • :古代一种文体,常用于刻在器物或石碑上,以记事或颂德。
  • 方略:策略和计划。
  • 圣人:指具有高尚品德和智慧的人,这里可能特指君主或领导者。
  • 不战屈人兵:不通过战争就能使敌人屈服,表示智谋和威望。

翻译

在山崖上用金粉刻下昆仑山的颂歌,用银粉在石头上刻下逻逤的铭文。 这些都记录了要知道的策略和计划,圣人通过不战而屈人之兵来展现其智慧和威望。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在山崖和石头上用金粉和银粉刻写的颂歌和铭文,展现了古代对于历史和功绩的永久纪念。诗中提到的“昆崙颂”和“逻逤铭”不仅是对具体事件的记录,也象征着对伟大事迹的颂扬和对智慧策略的推崇。最后一句“圣人不战屈人兵”强调了智谋和威望的重要性,体现了古代对于和平解决冲突的理想和追求。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历史和智慧的尊重。

耶律铸

元义州弘政人,字成仲,号双溪。耶律楚材子。幼聪敏,善属文,尤工骑射。父卒,嗣领中书省事,上言宜疏禁网,采历代德政合于时宜者八十一章以进。宪宗攻蜀,诏领侍卫骁果以从,屡出奇计,攻下城邑。世祖即位,拜中书左丞相,征兵扈从,败阿里不哥于上都。加光禄大夫,奏定法令三十七章,吏民便之。后坐事罢免,徙居山后。卒谥文忠。有《双溪醉隐集》。 ► 8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