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道喻五十韵以勉忘忧进道

昔我学鼓琴,豪气凌青天。 轻笑此小技,何必师成连。 宝架翻旧谱,对谱寻冰弦。 自弹数十弄,以为无差肩。 有客来劝予,因举庄生篇。 时君方诵书,轮扁居其前。 释椎而入请,何故读残编。 上古已久矣,不得见圣贤。 遗书糟粕馀,与道云泥悬。 臣年七十秋,双鬓如垂绵。 斲轮固小巧,巧性非方圆。 心手两相应,不能语子焉。 是知圣人道,安得形言诠。 至今千载间,此论不可迁。 琴书纸上语,妙趣焉能传? 不学妄穿凿,是为谁之愆。 今方谒弭君,服膺乃拳拳。 相对授指诀,初请歌水仙。 吟猱不踰矩,节奏能平平。 起伏与神会,态状如云烟。 朝夕从之游,琴事得大全。 小艺尚如此,大道宁不然。 当年嗜佛书,经论穷疏笺。 公案助谈柄,卖弄猾头禅。 一遇万松师,驽骀蒙策鞭。 委身事洒扫,抠衣且三年。 圆教摄万法,始觉担板偏。 回视平昔学,尚未及埃涓。 渐能入堂奥,稍稍穷高坚。 疑团一旦碎,桶底七八穿。 洪炉片雪飞,石上栽白莲。 佛祖立下风,俯视威音先。 忘忧西域时,师我求真筌。 经今十五春,进退犹迁延。 望涯自退缩,甘心嗟无缘。 将求无价宝,未肯酬一钱。 未启半篑土,欲酌九仞泉。 美玉付良工,良工得雕镌。 良金不受冶,徒费炉韝煽。 闻君近好琴,停烛夜不眠。 弹之未期月,曲调能相联。 君初未弹时,曾不知勾蠲。 学道亦如此,惟患无精专。 谁无摩尼珠,谁无般若船。 立志勿犹豫,叩参宜勉旃。 他时大彻悟,沛然如决川。 毛端吞巨海,芥子含大千。 瞬息一世过,生死相萦缠。 此生不得觉,旷劫徒悲煎。 吾言真药石,疗子沈疴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豪气凌青天:豪迈的气概直冲云霄。
  • 差肩:并肩,比肩。
  • 糟粕:比喻事物粗劣无用的部分。
  • 云泥悬:比喻差距极大。
  • 斲轮:古代用来捣碎谷物的石轮。
  • 小巧:微小而精巧。
  • 方圆:指事物的规则和范围。
  • 语子焉:告诉别人。
  • 形言诠:用言语表达。
  • 穿凿:牵强附会。
  • 服膺:衷心信服。
  • 拳拳:诚恳、深切的样子。
  • 吟猱:吟咏和弹奏。
  • 踰矩:超越常规。
  • 堂奥:深奥的道理。
  • 疑团:心中的疑问。
  • 桶底:比喻彻底。
  • 洪炉:大火炉。
  • 片雪:比喻微小的事物。
  • 栽白莲:比喻培养清净的心灵。
  • 立下风:比喻处于下风。
  • 真筌:真正的道理。
  • 迁延:拖延。
  • 望涯:望而却步。
  • 嗟无缘:叹息没有缘分。
  • 半篑土:比喻基础未稳。
  • 九仞泉:比喻极高的目标。
  • 摩尼珠:佛教中的宝珠,象征智慧。
  • 般若船:佛教中指智慧的船,能渡人到彼岸。
  • 旷劫:长时间的苦难。
  • 沈疴:重病。

翻译

我曾学习弹琴,豪情壮志直冲云霄。轻视这项小技艺,何必拜师学艺。翻阅旧谱,对着谱子调整琴弦。自己弹奏了数十首曲子,自认为技艺已经无人能比。有客人来劝我,于是我引用了庄子的故事。当时你正在读书,轮扁在你面前。放下椎子进去请教,为什么读这些残破的书。上古时代已经过去很久了,无法见到圣贤。留下的书籍只是糟粕,与大道相去甚远。我已七十岁,双鬓如垂下的绵羊毛。斲轮虽小巧,但巧性并不符合方圆。心手相应,却无法用言语表达。这才知道圣人的道,怎能用言语解释。至今千年来,这个论点不可改变。琴书只是纸上的语言,妙趣怎能传达?不学习就妄加穿凿,这是谁的过错。现在正要去见弭君,衷心信服并深切地学习。相对传授指法,初次请你唱水仙曲。吟咏和弹奏不超越常规,节奏平稳。起伏与神韵相会,形态如云烟般飘渺。朝夕与你一同游学,琴艺得以全面提升。小技艺尚且如此,大道更是如此。当年我嗜好佛书,穷究经论的注疏。公案作为谈资,卖弄狡猾的禅机。一旦遇到万松师,就像劣马蒙受鞭策。委身从事洒扫,恭敬地跟随三年。圆教包含万法,才觉察到之前的偏颇。回望平生的学习,还不及尘埃和涓涓细流。逐渐能进入深奥的道理,稍稍探究高深的境界。疑团一旦破碎,就像桶底彻底穿透。大火炉中片雪飞舞,石上栽种白莲。佛祖处于下风,俯视威音的先驱。在西域时忘记忧愁,师我寻求真正的道理。至今十五年来,进退仍在拖延。望而却步,甘心叹息无缘。想要寻求无价的宝物,却不愿付出一点代价。基础未稳,就想汲取深泉。美玉交给良工,良工得以雕琢。良金不受冶炼,徒劳地费力煽动炉火。听说你最近喜欢琴,停下蜡烛夜不能眠。弹奏不到一个月,曲调就能连贯。你初次未弹时,甚至不知道基本的指法。学道也是如此,只怕没有精专。谁没有摩尼珠,谁没有般若船。立志不要犹豫,叩问参悟应勉励。将来一旦大彻大悟,就像决堤的河流一样沛然。毛端吞噬大海,芥子包含大千世界。瞬息间一世过去,生死相互缠绕。此生若不能觉悟,长时间的苦难将徒劳无功。我的话是真正的药石,能治愈你的重病。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作者学习琴艺的经历,深刻阐述了学习的态度和过程。诗中,作者从最初的自信和轻视,到后来的虚心学习和深切领悟,展现了一个从浅入深、从表及里的学习过程。通过琴艺的比喻,作者传达了对大道追求的坚持和不懈,以及对真正智慧和道理的渴望。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学习的热爱和对真理的追求,同时也启示读者,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入、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真诚的态度。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

金元间义州弘政人,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契丹族。耶律履子。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金末辟为左右司员外郎。元太祖定燕,召见,处之左右。呼为长髯人(蒙语:吾图撒合里),每征讨,必命之卜。太宗即位,命为主管汉人文书之必阇赤,汉称中书令,事无巨细,皆先白之。定君臣礼仪;反对以汉地为牧场之议,立燕京等十路征收课税使,建立赋税制度;请军民分治,州县长吏治民事,万户府理军政,课税所管钱谷。太宗五年入汴时,请废“攻城不降,矢石一发即屠城”之制。九年,定以经义、词赋、策论取士之制。乃马真后称制时,渐失信任,抑郁而死。卒谥文正。有《湛然居士集》等。 ► 7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