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鍊师归武当山

· 范梈
张君瀛洲人,来作武当客。 始来武当时,祇著谢公屐。 弟子百数辈,稍稍来服役。 诛茅立万柱,空中现金碧。 辛苦三十年,夜卧不侧席。 以之律鬼神,故亦如矩墨。 元年踰冬旱,失火烧四国。 野谷方焦熬,六月畿甸赤。 朝廷亦不爱,牺牲与圭璧。 僵巫暨惫史,歌舞无消息。 君时待诏来,公卿初不识。 一朝传天语,问以济旱策。 君云臣鄙愚,造化非所测。 阴阳有开闭,此实智者责。 公卿复致辞,物生今孔棘。 已敕京兆尹,取足输粟帛。 此如解倒悬,祀事惟所择。 君闻犹固让,心实内忧惕。 飞章白玉阙,沥胆殚悃愊。 臣实才浅鲜,臣实学迮塞。 臣有一寸心,愿辅后皇德。 后皇本爱民,民今旱为厄。 或者罪有由,皇亦重开释。 祈谢各有方,咒禁各有式。 上堂荐明水,下堂考金石。 夜分请命既,昧爽大施设。 为坛东市门,经纪法灵册。 庭中玄武旗,飘飘墨黍黑。 君临一挥手,怒发上霄直。 指麾东方龙,卷水东海侧。 指麾西方龙,卷水略西极。 北南暨中央,各以方率职。 某日某甲子,漏下五十刻。 我在坛上伺,不得忤区画。 丰隆与飞廉,列缺与辟历。 汝将汝风驰,汝遣汝雷击。 汝云冯勿漓,汝雨必三尺。 汝不从誓言,不畏上帝敕。 至期果响答,动荡七日泽。 常时人所难,君若不以力。 公卿奏天子,是必有褒锡。 可以宠号名,可以蕃服裼。 君曰天子圣,卿从诚所格。 臣敢贪天功,况乃归计迫。 昨得山中书,至自青溪宅。 向来百弟子,迟归在朝夕。 暾时冬序半,霜下木叶积。 明当课斩伐,结构西岩壁。 山田晚报熟,芝术及采摘。 狝猿长如人,夜夜盗柿栗。 堤防苟不豫,六气尽蟊贼。 公家事既已,私事容弃掷。 方知用世士,遗世等糠籺。 所过如虚空,焉知去留迹。 我持一瓢酒,欲以赠远色。 岁暮不见君,怅望空中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鍊师:古代对道士的一种尊称。
  • 瀛洲:神话中的仙山,这里指张鍊师来自一个神秘的地方。
  • 谢公屐:一种特制的木屐,这里指张鍊师初来时的生活简朴。
  • 金碧:指道观建筑的辉煌。
  • 侧席:侧身而卧,表示不放松警惕。
  • 律鬼神:规范鬼神的行为。
  • 圭璧:古代祭祀用的玉器。
  • 僵巫暨惫史:指无能的巫师和疲惫的史官。
  • 悃愊:诚恳和朴实。
  • 后皇:指天子。
  • 祈谢:祈求和感谢。
  • 明水:清洁的水。
  • 昧爽:黎明时分。
  • 丰隆飞廉列缺辟历:都是古代神话中的风神、雷神等。
  • 冯勿漓:可能是指云的形态。
  • 狝猿:指山中的猿猴。
  • 六气:指自然界的六种气候变化。
  • 糠籺:指无用的东西。

翻译

张君来自神秘的瀛洲,成为武当山的客人。初到武当时,他只穿着简朴的谢公屐。他的弟子有数百人,逐渐来此服侍他。他辛苦地建造了万柱的道观,空中闪耀着金碧辉煌。经过三十年的辛勤,他夜晚睡觉也不放松警惕。他用这种方式规范鬼神,就像使用规矩和墨线一样。

元年冬旱,四野失火。野谷焦枯,六月的京城一片赤红。朝廷也不惜牺牲玉器和圭璧进行祭祀。无能的巫师和疲惫的史官,他们的歌舞也没有消息。张君此时被召来,公卿们起初并不认识他。一旦天子传下命令,询问他如何解决旱灾。张君说自己才疏学浅,无法预测造化。但阴阳有开闭之道,这是智者的责任。

公卿们再次致辞,表示现在生产非常困难。已经命令京兆尹,确保足够的粮食和布帛。这就像解开倒悬之苦,祭祀之事只需选择合适的方式。张君听后仍然坚持推辞,内心实在忧虑和警惕。他飞章上奏天子,沥胆表达诚恳和朴实。他自谦才浅学浅,但愿意辅助天子的德政。

天子本就爱民,现在民众遭受旱灾。或许有罪责,天子也愿意宽恕。祈求和感谢各有方法,咒禁各有形式。上堂献上清洁的水,下堂敲击金石。夜半时分请命,黎明时分大施设。在东市门设立祭坛,按照法灵册进行祭祀。庭中的玄武旗飘扬,墨黍黑如夜。

张君一挥手,怒发冲冠直上云霄。指挥东方的龙,卷起东海的水。指挥西方的龙,卷起西极的水。北南和中央,各方都按职责行事。某日某甲子,漏下五十刻。我在坛上伺候,不得违抗命令。丰隆、飞廉、列缺、辟历,你们将风驰雷击。你们的云不要散开,你们的雨必须有三尺深。如果不遵守誓言,不怕上帝的敕令。

到约定的日子果然应验,七日之内雨水充沛。平时人们难以做到的事,张君却轻松完成。公卿们向天子奏报,这必然会有褒奖。可以赐予宠号和名分,可以赐予服饰。张君说天子圣明,公卿们诚心所至。他不敢贪天之功,何况归计已迫。

昨天收到山中的书信,张君已从青溪宅回来。向来百名弟子,迟归在朝夕之间。冬序已过半,霜降木叶积。明天将进行斩伐,结构西岩壁。山田报告即将成熟,芝术及采摘。狝猿长得像人,夜夜盗取柿栗。如果不提前堤防,六气都会成为害虫。公家的事已经完成,私事容我放弃。方知用世之士,遗世如同糠籺。所过之处如虚空,怎知去留的痕迹。

我持一瓢酒,欲以此赠别远行的人。岁末不见张君,怅望空中飞翔的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张鍊师在武当山的修行生活及其在旱灾中的神奇表现。通过丰富的神话元素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张鍊师的道行深厚和对天命的敬畏。诗中,张鍊师的形象既神秘又崇高,他的行为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的掌控,也表达了对天子的忠诚和对民众的关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张鍊师的赞美,传达了对道家文化的尊崇和对自然法则的敬畏。

范梈

梈字亨父,一字德机,临江清江人。家贫早孤,刻苦为文章,人罕知者。年三十六,辞家北游,卖卜燕市。荐为左卫教授,迁翰林院编修官。出为岭海廉访司照磨,历转江西湖东,选充翰林应奉,改闽海道知事,移疾归。徙家新喻百丈山,天历二年,授湖南岭北廉访经历,亲老不赴。其明年以母丧哀毁卒,年五十九。德机癯然清寒,若不胜衣,而持身廉正。为文雄健,追慕先汉古诗,尤好为歌行,工近体,蔼然见忠臣孝子之情焉。吴文正尝以东汉诸君子拟之。人称文白先生。所著有《燕然稿》、《东方稿》、《海康稿》、《豫章稿》、《侯官稿》、《江夏稿》、《百丈稿》,总十二卷,揭曼硕序之。以为虞伯生称德机如唐临晋帖,则终未逼真。改评之曰:范德机诗如秋空行云,晴雷捲雨,纵横变化,出入无朕。又如空山道者,辟谷学仙。瘦骨崚嶒,神气自若。又如豪鹰掠野,独鹤叫群。四顾无人,一碧万里。差可彷佛耳。德机诗学庐陵,杨中伯允得其骨,郡人傅若金与砺得其神,皆有盛名于时。欧阳原功曰:宋东都时,黄太史号江西诗派。南渡后,杨廷秀好为新体。宋末,刘会孟出于庐陵,而诗又一变。我元延祐以来,弥文日盛,京师诸名公一去宋金季世之弊,而趋于雅正。于是西江之士,亦各弃其旧习焉。盖以德机与曼硕为之倡也。 ► 6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