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刘子善得常德寿梅图持归镇江寿其父梅轩

· 姚燧
寿梅纸本传常武。远寿梅轩归北固。爱梅无有似君贪,东极吴中西尽楚。 黄昏清浅孤山路。能对春风旬日许。不如满岁画中看,冷蕊疏枝常照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寿梅:指画中的梅花,寓意长寿。
  • 纸本:指画在纸上的作品。
  • 常武:地名,今属湖南常德。
  • 梅轩:指刘子善的父亲,因其喜爱梅花而得名。
  • 北固:地名,在今江苏镇江,刘子善的家乡。
  • 东极吴中西尽楚:形容刘子善对梅花的喜爱之广泛,东至吴中(今江苏苏州一带),西至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带)。
  • 黄昏清浅孤山路:形容孤山(杭州西湖边的一座小山)上的梅花在黄昏时分显得格外清幽。
  • 冷蕊疏枝:形容梅花的花朵冷艳,枝条稀疏。

翻译

这幅寿梅图是在常德的纸本上绘制的,它被带回镇江,以祝福刘子善的父亲梅轩长寿。刘子善对梅花的喜爱无人能及,他的爱梅之情从东边的吴中一直延伸到西边的楚地。

在孤山的黄昏时分,梅花的清幽之美只能持续短短的十天。但这样的美景,远不如一年四季都能在画中欣赏到的冷艳梅花,那些疏疏落落的枝条和花朵,常常映照在家中。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一幅寿梅图,表达了对刘子善父亲梅轩的祝福和对梅花的热爱。诗中,“寿梅纸本传常武”一句,既点明了画作的来源,又寓意了长寿的美好愿望。后文通过对刘子善爱梅之情的描述,展现了其对梅花的深厚情感。最后,诗人以孤山梅花的短暂美与画中梅花的恒久美作对比,强调了画中梅花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寄托了对梅轩长寿的美好祝愿。

姚燧

姚燧

元洛阳人,字端甫,号牧庵。姚枢侄。早年丧父,由伯父姚枢抚养。为许衡弟子。初以荐为秦王府文学。武宗至大间历官至集贤大学士、翰林学士承旨。为文闳肆该洽,有西汉风。卒谥文。有《牧庵集》。 ► 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