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高邮何将军老山图
何家将军多爱山,以小比老尤坚顽。
青山面目元不老,将军却笑须眉斑。
昆仑何时鳌背裂,将军气高嵩华绝。
小夫移山良自愚,将军一怒天柱折。
天山已定三飞髇,凯歌十二和归铙。
残山剩水在何处,第五桥北南塘坳。
太平天子方讲道,将军六十便称老。
黄金雨外弃甲抛,白玉风前醉山倒。
宣州画生来作图,图中貌得诗人臞。
银瓶索酒豪尚在,腰间屡解双珠符。
门前好事复载酒,东山携来散花手。
戎王子花歌月支,落日平台舞杨柳。
玉堂醉草写乌丝,时与卢老同襟期。
将军风韵有如此,何必酷似刘牢之。
当时尔祖得郑杜,尚带儒酸走风雨。
何如卢后更逢杨,亦复有客如此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鳌背裂:传说中昆仑山有巨鳌背负,此句意指昆仑山崩裂,比喻将军气势之盛。
- 髇(xiāo):古代的一种箭。
- 铙(náo):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此处指凯旋的乐声。
- 第五桥: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某处桥梁。
- 南塘坳: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某处低洼地。
- 讲道:指皇帝进行道德教化。
- 弃甲抛:指将军在胜利后抛弃战甲,不再参与战事。
- 醉山倒:形容将军醉酒后的状态,如同山倒。
- 臞(qú):瘦弱的样子。
- 珠符:指将军的官印,象征权力。
- 戎王子花:指西域的花卉。
- 歌月支:指唱着西域的歌曲。
- 乌丝:指黑色的丝线,此处比喻书法。
- 襟期:指志趣相投。
- 刘牢之:东晋名将,此处用来比喻将军的英勇。
- 儒酸:指文人的清贫。
翻译
何家将军特别喜爱山,将小山比作老山更显坚固不屈。青山的面貌永远不会老去,而将军却笑看自己斑白的须眉。昆仑山何时会崩裂,将军的气势高耸如嵩山、华山般不可一世。小人物移山显得多么愚蠢,将军一旦发怒,仿佛天柱都会折断。天山已被三支飞箭定住,凯歌十二声伴随着归来的铙声。残余的山河在哪里?在第五桥北边的南塘坳。太平天子正在讲授道德,将军六十岁便自称老。黄金雨中抛弃战甲,白玉风前醉倒如山。宣州画师来作画,画中描绘的是瘦弱的诗人。银瓶索酒,豪气仍在,腰间屡次解下双珠符。门前有人带来美酒,东山携来散花手。戎王子花歌月支,落日平台舞杨柳。玉堂醉后书写乌丝,时常与卢老志趣相投。将军的风韵如此,何必非要像刘牢之那样英勇。当时你的祖先是得到郑杜的赏识,尚且带着文人的清贫走过风雨。何如卢后更逢杨,亦复有客如此不?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何家将军对山的喜爱及其英勇形象,展现了将军的气概与风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鳌背裂”、“天柱折”等,形象地表达了将军的威武与不凡。同时,通过对将军晚年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太平盛世的享受。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开阔,既赞美了将军的英勇,也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