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多:多福、多寿、多男子。
- 鍒鍊:(róu liàn)锻炼,磨炼。
- 精纯:精湛纯熟。
- 杰句:出色的诗句。
- 雄篇:宏伟的诗篇。
- 琴枕:指与琴相关的诗文。
- 蠡杯:(lí bēi)古代的一种酒器。
- 瀛洲:传说中的仙山,比喻遥远的理想之地。
- 萧萧:稀疏的样子。
- 青衿:(qīng jīn)古代学子的服装,借指学子。
- 鸡肋:比喻无多大意味、但又不忍舍弃之事物。
- 杖藜:拄着藜杖,指行走。
- 卓:高耸,这里指思念故乡的情感高涨。
翻译
多福多寿多男子,经过无数次的锻炼达到了精湛纯熟的境界,那些出色的诗句和宏伟的诗篇仿佛有神助。关于琴的诗文已经完成,传给了后来的学子,而关于蠡杯的赋作也继承了前人的传统。在遥远的瀛洲,我曾迷失方向,头发稀疏,连头巾都遮不满。厌倦了与学子们讨论那些无多大意味却又难以舍弃的话题,拄着藜杖,心中思念着故乡的尘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自豪与对后学的期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三多鍒鍊到精纯”展现了诗人对自己诗歌技艺的自信,“琴枕赞成传后学”则体现了对后学的关怀与传承。而“瀛洲渺渺尝迷路”与“杖藜思卓故乡尘”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是对理想追求的迷茫,另一方面是对故乡情感的深沉。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杨弘道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甲子秋七月入宝安过访邓玄度观察镜园同尹用平温尔惇两年丈饮邻仙楼用杜少陵游何将军山林十诗四十韵 》 —— [ 明 ] 张萱
- 《 嘉祐末予始为学官同舍六人后二年间钱醇老为秘阁校理杨之美出判颍州刘隐之姜至之麻仙夫李景真相次为王宫教授曩游无复留者初秋夜直偶书寄杨之美 》 —— [ 宋 ] 刘攽
- 《 和陈丈剑门新秋偶兴呈菽庄主人原韵 》 —— [ 清 ] 许南英
- 《 初秋 》 —— [ 宋 ] 程俱
- 《 初秋 》 —— [ 宋 ] 吕本中
- 《 雨中花 · 癸丑七月海陵舟次,闷填此解 》 —— [ 清 ] 赵我佩
- 《 感庭枣 》 —— [ 宋 ] 贺铸
- 《 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 》 —— [ 宋 ] 杨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