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御史郑彦昭登丹台韵

晨登鍊丹台,云磴互盘曲。 五月居高明,旷远穷望目。 雨洗炎尘净,凉风动梧竹。 遥峰明晚翠,近濑漱寒玉。 联镳得骢骑,杖策偶驰逐。 诗留纸上云,酒散樽中绿。 坐久独归迟,鸣驺出空谷。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鍊丹台(liàn dān tái):古代传说中炼制丹药的地方,这里指一处高台。
  • 云磴(yún dèng):高耸入云的石阶。
  • 盘曲(pán qū):曲折环绕。
  • 五月:指农历五月,此时正值初夏。
  • 高明:高远明亮的地方。
  • 旷远:空旷辽远。
  • 穷望目:极目远望。
  • 炎尘:炎热的尘土。
  • 凉风:凉爽的风。
  • 梧竹:梧桐和竹子,常用来形容清雅的环境。
  • 晚翠:傍晚时分的翠绿色。
  • 近濑(jìn lài):近处的溪流。
  • 漱寒玉:形容溪水清澈冷冽,如同漱洗着寒玉。
  • 联镳(lián biāo):并马而行。
  • 骢骑(cōng qí):青白色的马,这里指骑着骏马。
  • 杖策:拄着拐杖。
  • 驰逐:奔驰追逐。
  • 纸上云:指写在纸上的诗句,如同云彩般飘逸。
  • 樽中绿:指酒杯中的绿色酒液。
  • 鸣驺(míng zōu):指骑马的随从。
  • 空谷:空旷的山谷。

翻译

清晨登上炼丹台,云雾缭绕的石阶曲折盘旋。五月时分,身处高远明亮之地,极目远望,视野开阔。雨后洗净了炎热的尘土,凉风吹动着梧桐和竹子。远处山峰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翠绿,近处的溪流清澈冷冽,仿佛漱洗着寒玉。与御史郑彦昭并马而行,偶尔拄着拐杖奔驰追逐。诗句留在纸上,如同飘逸的云彩,酒杯中的绿色酒液随着酒散而消逝。坐了许久,独自归去时已晚,骑马的随从在空旷的山谷中鸣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与御史郑彦昭一同登高远眺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初夏时节的清新与宁静。诗中“雨洗炎尘净,凉风动梧竹”一句,既表达了雨后的清凉,又通过“梧竹”这一意象,增添了诗意的高雅。后文中的“纸上云”与“樽中绿”则巧妙地将诗与酒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生活的享受。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黄镇成

元邵武人,字元镇。号存斋,又号存仔子。自幼刻苦嗜学,笃志力行。筑南田耕舍,隐居著书。部使者屡荐不就。后以执政荐,授江西儒学提举。命下而卒,年七十五,谥贞文处士。有《秋声集》。 ► 2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