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一宿

绝谷寒声浅,阴堂翠色交。 拓书摩藓石,炊黍入烟梢。 瀑落投龙洞,云归养鹤巢。 谁能招我隐,未用解人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麻姑:道教传说中的女仙,常被描绘为美丽、长寿的女子。
  • 拓书:指拓印碑文或石刻文字。
  • 摩藓石:指长满苔藓的石头。
  • 炊黍:煮黄米,这里指简单的农家饭食。
  • 瀑落:瀑布落下。
  • 投龙洞:指瀑布流入的深洞,传说中龙居住的地方。
  • 养鹤巢:指鹤的巢穴,鹤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长寿和仙境。
  • 解人嘲:摆脱他人的嘲笑或非议。

翻译

山谷中的寒声稀疏,阴暗的庭院里翠色交织。 我在长满苔藓的石头上拓印书文,简单的饭食在烟雾缭绕的树梢间煮熟。 瀑布直落入传说中龙居住的深洞,云雾缭绕在鹤的巢穴之上。 谁能召唤我隐居于此,我无需再理会世人的嘲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林隐居图景,通过“拓书摩藓石”和“炊黍入烟梢”等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的“瀑落投龙洞,云归养鹤巢”不仅描绘了壮观的自然景象,也寓意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结尾的“谁能招我隐,未用解人嘲”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以及对世俗纷扰的疏离感。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元代诗人黄镇成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黄镇成

元邵武人,字元镇。号存斋,又号存仔子。自幼刻苦嗜学,笃志力行。筑南田耕舍,隐居著书。部使者屡荐不就。后以执政荐,授江西儒学提举。命下而卒,年七十五,谥贞文处士。有《秋声集》。 ► 2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