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鸟曲

建章宫中匹瓦飞,太液浮起双红衣。 文塘小径迎春归,春红莲叶春猗猗。 金丸娇郎故惊起,白头双飞誓双死。 上林雁妇忍流离,九疑伥伥天万里。 长干沙头人望夫,愿托锦翎西江书。 结生不作白头伴,结死须作青陵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建章宫:汉代宫殿名,这里泛指宫殿。
  • 太液:汉代皇家园林中的池名。
  • 文塘:指宫中的池塘。
  • 春猗猗:形容春天景色美好。
  • 金丸:指弹弓射出的弹丸。
  • 上林:汉代皇家园林名。
  • 九疑:山名,在今湖南省境内,传说中舜帝葬于此。
  • 伥伥:迷茫不知所措的样子。
  • 长干:地名,在今南京市。
  • 锦翎:指信鸽。
  • 青陵乌:传说中的一种鸟,象征忠贞不渝的爱情。

翻译

在建章宫中,一片瓦片飞起,太液池上漂浮着一对红色的衣裳。 文塘的小径迎来了春天的归来,春天的红花和莲叶显得格外美好。 金色的弹丸惊起了这对娇小的鸟儿,它们白发相守,誓言生死相随。 上林苑中的雁妇忍受着流离失所,九疑山迷茫地延伸至天边万里。 长干沙头,有人望着远方的丈夫,希望寄托信鸽带去西江的信件。 生时不能作为白头偕老的伴侣,死后也要成为青陵乌,象征永恒的爱情。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宫中春景和一对鸟儿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忠贞不渝爱情的赞美。诗中“匹瓦飞”、“双红衣”等意象生动描绘了宫中的春日景象,而“金丸娇郎”、“白头双飞誓双死”则深刻表现了鸟儿的情感。后文通过“上林雁妇”、“九疑伥伥”等象征性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艺术感染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