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年鹅图

镜湖湖上春波明,湾埼树树鹅黄青。上有金衣弄簧舌,下有红掌浮绣翎。 舂锄一白能自好,尚嫌性带鸬鹚腥。眼明见此群鸐鸐,不与匹鸟争春晴。 大年笔法如《兰亭》,宛颈个个由天成。艮宫流落二百载,胡贾不厌千金争。 却恨会稽内史无此笔,为人辛苦书《黄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镜湖:湖名,此处指风景优美的湖。
  • 湾埼(wān qí):湖湾曲折处。
  • 鹅黄青:形容新叶的颜色,嫩绿中带有黄色。
  • 金衣:指鹅的黄色羽毛。
  • 弄簧舌:比喻鹅的叫声。
  • 红掌:鹅的红色脚掌。
  • 绣翎:美丽的羽毛。
  • 舂锄(chōng chú):比喻鹅的啄食动作。
  • 鸬鹚(lú cí):一种水鸟,常被用来捕鱼。
  • 鸐鸐(dí dí):形容鹅的叫声。
  • 匹鸟:其他种类的鸟。
  • 宛颈:弯曲的脖子。
  • 艮宫:指赵大年的画作。
  • 胡贾(hú jiǎ):外国商人。
  • 会稽内史:指王羲之,他是会稽(今浙江绍兴)的内史,也是著名的书法家。
  • 《黄庭》:道教经典,王羲之曾书写过。

翻译

春天的镜湖湖面上波光粼粼,湖湾曲折处的树木新叶嫩绿中带着黄色。树上的鹅有着金黄色的羽毛,叫声清脆悦耳,水下的鹅则展示着红色的脚掌和美丽的羽毛。

这些鹅啄食时洁白无瑕,却仍嫌自己带有鸬鹚的腥味。我眼前见到这一群鹅,它们不与其他鸟类争夺春光。

赵大年的画技如同《兰亭序》一般精湛,画中的鹅颈弯曲自然,仿佛天生如此。这些画作流传了二百年,外国商人仍不惜千金争相购买。

只可惜会稽内史王羲之没有这样的笔力,他辛苦书写的《黄庭经》无法与此相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镜湖边鹅群的生动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鹅的美丽与优雅。诗中不仅赞美了赵大年精湛的画技,将其与王羲之的书法相提并论,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艺术的热爱。通过对鹅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与艺术之美的情感。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