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效商隐体四首

二月皇都花满城,美人多病苦多情。 一双孔雀衔青绶,十二飞鸿上锦筝。 酒掬珍珠传玉掌,羹分甘露倒银罂。 不堪容易少年事,争遣狂夫作后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皇都:指京城。
  • 青绶:古代官员系在腰间的青色丝带,这里比喻孔雀的羽毛。
  • 锦筝:装饰华丽的筝,一种古代的弹拨乐器。
  • 酒掬:用手捧起酒。
  • 珍珠:这里形容酒的珍贵。
  • 玉掌:玉制的手掌形酒器。
  • 羹分:分羹,即分食羹汤。
  • 甘露:甜美的露水,这里比喻美味的羹汤。
  • 银罂:银制的酒器。
  • 少年事:指年轻时的轻狂行为。
  • 争遣:争着派遣,这里指争着让。
  • 狂夫:放荡不羁的人。
  • 后生:年轻人。

翻译

二月的京城花开满城,美丽的女子多病却更多情。 一对孔雀衔着青色的羽毛,十二只飞鸿落在华丽的筝上。 用手捧起珍贵的酒,玉掌中传递着珍珠般的酒液, 分食着甘露般甜美的羹汤,银罂中倒出的是美味。 难以承受年轻时的轻狂,争着让放荡不羁的人成为年轻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京城的繁华景象和美人的多情。诗中通过孔雀、飞鸿、美酒、美食等意象,展现了富贵闲适的生活场景。后两句则透露出对年轻时轻狂行为的反思,以及对放荡不羁生活的某种向往。整体语言华丽,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青春岁月的感慨。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