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出塞图

· 虞集
海风吹沙如捲涛,高为陁碛深为壕。筑垒其上严周遭,名王专居气振豪。 肉食湩饮田为遨,八月草白风飕颾。马食草实轻骨毛,加弦试弓复置櫜。 今日不乐心慅慅,什什伍伍呼其曹。银黄兔鹘明绣袍,鹧鸪小管随鸣鼗。 背孤向虚出北皋,海东之鸷王不骄。锦鞲金镞红绒绦,按习久蓄思一超。 是时皛清天翳绝,鴐鹅东来云帖帖。去地万仞天一瞥,离娄属望目力竭。 微如闻音鸷一掣,束身直上不回折。遂使孤飞一片雪,顷刻平芜洒毛血。 争誇得隽顿足悦,挂兔县狼何足说。旌旗先归向城阙,落日悲风起萧屑。 烟尘满城鼓微咽,大酋要王具甘歠。王亦欣然沃焦热,阏支出迎骑小驖,琵琶两姬红颧颊。 歌舞迭进醉烛灭,穹庐斜转氍毹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陁碛 (tuó qì):沙石堆积成的山丘。
  • (háo):深沟,护城河。
  • 名王:指有名望的君主或贵族。
  • 肉食湩饮 (ròu shí dòng yǐn):指吃肉饮酒。
  • (áo):游玩,漫游。
  • 飕颾 (sōu sōu):风声。
  • (gāo):箭袋。
  • 慅慅 (cǎo cǎo):忧愁的样子。
  • 什什伍伍:形容人多。
  • 鹧鸪小管:一种乐器。
  • 鸣鼗 (míng táo):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 背孤向虚:形容出猎的方向。
  • 海东之鸷:指海东青,一种猛禽。
  • 锦鞲 (jǐn gōu):锦制的臂套,用于射箭时保护手臂。
  • 金镞 (jīn zú):金制的箭头。
  • 红绒绦 (hóng róng tāo):红色的丝带。
  • 皛清 (xiǎo qīng):天空晴朗。
  • 鴐鹅 (jiā é):一种大雁。
  • 离娄:古代传说中视力极好的人。
  • 属望:注视,期待。
  • (chè):拉,拽。
  • 县狼 (xuán láng):悬挂的狼皮。
  • 大酋:部落的首领。
  • 甘歠 (gān chuò):美味的饮料。
  • 阏支 (yān zhī):古代北方民族对女子的称呼。
  • 小驖 (xiǎo dì):小马。
  • 氍毹 (qú shū):地毯。

翻译

海风卷起沙尘,如同波涛汹涌,高处是沙石堆积的山丘,深沟则是护城河。在那里筑起了坚固的堡垒,四周严密防守,有名望的君主居住其中,气势豪迈。他们吃肉饮酒,四处游玩,八月草地变白,风声呼啸。马儿吃了草实,骨骼轻盈,毛发光亮,他们给弓加上弦,试弓后又放回箭袋。今天不快乐,心情忧愁,人们成群结队地呼唤同伴。穿着银黄色的兔皮和鹘鸟羽毛装饰的明亮绣袍,吹奏着鹧鸪小管和鸣鼗。背对着孤独,面向虚空,从北边的山丘出发,海东的猛禽并不骄傲。锦制的臂套,金制的箭头,红色的丝带,长时间练习后,他们渴望一展身手。此时天空晴朗无云,大雁从东边飞来,云朵紧贴着。离地面万仞高空,一瞥之间,连离娄这样的视力极好的人都望眼欲穿。微弱的声音传来,猛禽一拉,束身直上,不回头。使得孤飞的雪片,顷刻间在广阔的草地上洒下毛血。人们争相夸赞得到猎物,跺脚欢呼,挂兔和悬狼都不足挂齿。旗帜先归,向着城阙,落日下悲风起,萧瑟声。烟尘弥漫整个城市,鼓声微弱,大酋长要求君主享受美味的饮料。君主也欣然接受,热情如火,阏支骑着小马迎接,两位琵琶姬红着颧颊。歌舞轮番上演,醉意中烛光熄灭,穹庐下的地毯斜转,月光洒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代边塞的壮丽景象和贵族的狩猎生活。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边塞的荒凉与壮美,以及贵族们豪迈的生活方式和精湛的狩猎技艺。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宴饮歌舞,展现了边塞生活的另一面,即在艰苦环境中的欢乐与享受。整体上,诗歌通过对边塞风光和贵族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豪放不羁的情感和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虞集

虞集

元临川崇仁人,字伯生,号邵庵。先世为蜀人。宋亡,父汲侨居崇仁。少受家学,读诸经,通其大义。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历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议学校事,主张学官当用经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猥以资格用人。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帝崩,以目疾,又为贵近所忌,谢病归。卒谥文靖。集弘才博识,工诗文。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 ► 4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