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晴

厌听滴檐声,风回喜乍晴。 润添新柳重,瘦损落花轻。 山翠云初敛,溪浑水渐清。 野人无别事,杖策又郊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厌听:厌烦地听。
  • 滴檐声:雨水滴落在屋檐上的声音。
  • 乍晴:突然放晴。
  • 润添:增添了湿润。
  • 新柳:新长出的柳树。
  • 瘦损:形容落花因雨水而显得更加轻盈。
  • 山翠:山色翠绿。
  • 云初敛:云开始收敛,指云层开始散去。
  • 溪浑:溪水因雨水而显得浑浊。
  • 水渐清:水逐渐变得清澈。
  • 野人:指诗人自己,意指隐居之人。
  • 杖策:拄着拐杖。
  • 郊行:在郊外行走。

翻译

厌烦了听那雨水滴落在屋檐上的声音,当风再次吹来,我欣喜地发现天气突然放晴。新柳因雨水的滋润而更加茂盛,落花则因雨水的洗礼而显得更加轻盈。山色翠绿,云层开始散去,溪水因雨水而浑浊,但逐渐变得清澈。作为隐居的我,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只是拄着拐杖,再次在郊外漫步。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雨后天晴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厌听滴檐声”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连绵雨天的厌倦,也预示了即将到来的晴朗天气。后文通过对新柳、落花、山色、溪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雨后大自然的生机与变化。最后两句则体现了诗人作为隐士的闲适与自在,杖策郊行,享受着自然带来的宁静与美好。

杨公远

元徽州歙县人,字叔明,号野趣。工诗善画。有《野趣有声画》。 ► 4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