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

为氏因封邑,名家出华阴。 行藏由治乱,用舍自浮沉。 五代生民极,末年流毒深。 华夷两牢阱,宇宙一刀砧。 泯灭青牛迹,寂寥白鹤音。 日升消薄雾,云敛出高崟。 开国荣持节,归田足赐金。 名驹追老骥,稚栝秀长林。 鼓角催朝暮,星霜换古今。 却辞石熊麓,来卜笼溪浔。 温饱童耆乐,馨香祖祢歆。 一朝人事变,万里塞尘侵。 火燎倾巢燕,弓惊铩羽禽。 半携陈国镜,百感少原簪。 拟赋芜城赋,长吟梁甫吟。 萧条君子泽,恒久士人心。 谁把焦桐木,收为绿绮琴。 坐中惊倒屣,楼上快开襟。 才艺如毫发,忠诚或倍寻。 相知誓相报,岁月莫骎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行藏:行为和藏匿,指人的行为和隐退。
  • 治乱:治理和混乱,指社会的安定与动荡。
  • 用舍:任用和舍弃,指人的进退。
  • 浮沉:比喻人生的起伏不定。
  • 华夷:华夏和夷狄,指中原与边疆。
  • 牢阱:比喻困境或陷阱。
  • 刀砧:砧板和刀,比喻残酷的境遇。
  • 泯灭:消失,灭绝。
  • 寂寥:寂静而空旷。
  • 星霜:星星和霜,比喻时间的流逝。
  • 童耆:儿童和老人。
  • 祖祢:祖先和父亲。
  • 铩羽:羽毛折断,比喻失败或受挫。
  • 芜城:荒芜的城池。
  • 梁甫吟: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
  • 焦桐木:焦尾桐木,传说中制作琴的材料。
  • 绿绮琴:古代名琴。
  • 倒屣:急忙迎接客人,以至于倒穿鞋。
  • 骎骎:形容时间迅速流逝。

翻译

姓氏源于封地,名门出自华阴。 行为与隐退取决于社会的治乱,进退则随命运起伏。 五代时期百姓生活极为困苦,末年更是流毒深重。 中原与边疆都成了困境,整个宇宙如同残酷的砧板。 青牛的踪迹已消失,白鹤的声音也寂静。 太阳升起驱散薄雾,云彩聚集显出高山。 建国时荣耀地持节,归田后足够赐金。 名驹追随着老骥,稚嫩的栝树在长林中秀出。 鼓角声催促着朝暮,星霜变换着古今。 离开石熊麓,来到笼溪边。 温饱使儿童和老人快乐,馨香让祖先和父亲欣慰。 一朝人事突变,万里边塞尘土侵袭。 火燎使巢中的燕子倾覆,弓箭使飞禽折羽。 半携带着陈国的镜子,百感交集于少原的簪子。 拟作《芜城赋》,长吟《梁甫吟》。 君子的恩泽虽萧条,士人的心志却恒久。 谁能将焦桐木,制成绿绮琴。 坐中惊见倒屣之礼,楼上快意开襟相迎。 才艺虽如毫发之细,忠诚却或倍于常人。 相知者誓言相报,岁月莫让它们匆匆流逝。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回顾历史变迁和个人经历,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从五代到元代的巨大社会变迁,以及个人在这变迁中的沉浮。通过对“行藏”、“治乱”、“用舍”等词语的运用,深刻反映了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的紧密联系。诗的结尾,作者表达了对忠诚和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体现了深沉的人生哲理和情感。

杨弘道

元淄川人,字叔能,号素庵。气高古,不事举业,磊落有大志。文章极自得之趣。有《小亨集》。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