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酒

铁史先生遵酒禁,笙歌不上小蓬台。 忍看红雨将春去,孤负青天送月来。 陶令额纱劳且裹,孔融手荐岂容裁。 洞庭春色应无律,多种黄柑作酒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铁史先生:指作者杨维桢自己,因其著作《铁崖古乐府》而得名。
  • 遵酒禁:遵守禁酒的规定。
  • 笙歌:音乐和歌唱,泛指娱乐活动。
  • 小蓬台:指隐居或清静之地。
  • 红雨:比喻落花。
  • 孤负:同“辜负”。
  • 青天送月来:指夜晚的月亮。
  • 陶令:指东晋诗人陶渊明,曾任彭泽令。
  • 额纱:古代一种裹头的布。
  • 孔融:东汉末年文学家,以好客著称。
  • 手荐:亲手献上。
  • 洞庭春色:指洞庭湖春天的景色。
  • 黄柑:柑橘的一种,可用于酿酒。
  • 酒材:酿酒的原料。

翻译

铁史先生我遵守禁酒的规定,不再让笙歌之声登上我的小蓬台。 我忍痛看着落花如红雨般带走春天,却辜负了青天送来的明月。 就像陶渊明裹着额纱一样,我也要忍受劳苦;孔融虽然好客,但亲手献上的酒岂能随意裁决。 洞庭湖的春色应该没有规律,我多想种下黄柑作为酿酒的材料。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禁酒令下的无奈与对酒的渴望。诗中,“铁史先生”自指,表明自己遵守禁令,不再享受笙歌之乐,但内心却难以割舍对酒的情感。通过“红雨将春去”与“青天送月来”的对比,抒发了对逝去春光的惋惜和对夜晚月色的欣赏,同时也暗示了对酒的思念。后两句借用陶渊明和孔融的典故,进一步以历史人物的境遇来比喻自己的处境,表达了对禁酒令的无奈接受和对酒的深深眷恋。最后以洞庭春色和黄柑作结,寄托了对自由酿酒的向往。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