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夏德颂

· 黄溍
夏君怀抱何磊落,卜居不肯依城郭。 丙舍新开近墓田,雪柏霜松翳丘壑。 一朝兴来不可遏,万里黄尘走京洛。 叩门遗我尺素书,俪玉骈珠相照灼。 为言家世本臞儒,馀力惟知事耕凿。 穷年甘与鹿豕游,敢希鸿鹄翔寥廓。 秪今远来亦有意,求诗元不求官爵。 华星秋月幸分辉,持向山家慰萧索。 我闻君言重太息,感君望我殊不薄。 清时杂遝富才彦,笞凤鞭鸾趍馆阁。 挥毫成风墨成雨,瑞锦披张分制作。 一言引重力千钧,青云骥尾端堪托。 顾我方为句读师,掇拾残编味糟粕。 坐隅童子日呶呶,平生雅意浑销铄。 奚暇清吟发天巧,剪红刻紫供嘲谑。 君归卉木尚馀春,况值新篁初解箨。 传家有书故可读,有石可眠泉可酌。 大胜山人来索价,低头欲就微官缚。 我虽龌龊坐无毡,有客如此良不恶。 戏拈笔管和灶煤,为君聊赋山中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磊落:胸怀坦白,光明正大。
  • 卜居:选择居住的地方。
  • 丙舍:古代指正室两旁的房屋。
  • 尺素书:古代用绢帛写的书信。
  • 俪玉骈珠:比喻美好的诗文。
  • 臞儒:清瘦的儒者,含有隐居不仕之意。
  • 耕凿:耕田凿井,指隐居生活。
  • 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 寥廓:高远空旷。
  • 杂遝:众多杂乱的样子。
  • 笞凤鞭鸾:比喻驱使高贵的才能。
  • 趍馆阁:趋向官府。
  • 句读:古时称文词停顿的地方叫做句或读。
  • 糟粕:酒糟、豆渣一类的东西,喻指无用之物。
  • 呶呶:形容说话唠叨,含有贬义。
  • 销铄:熔化,消除。
  • 嘲谑:调笑戏谑。
  • 解箨:竹笋脱壳。
  • 龌龊:这里指狭隘,不干净。
  • 灶煤:灶上的烟尘。

翻译

夏君胸怀何等坦荡,选择居所不愿靠近城郭。新开的房屋靠近墓地,雪白的柏树和霜打的松树遮蔽了山谷。一日兴致来时无法抑制,穿越万里黄尘奔向京洛。敲门送来一封书信,美好的诗文相互辉映。他说家世本是清瘦的儒者,余生只知道耕田凿井。整年甘愿与鹿和猪为伴,不敢奢望像天鹅一样高飞。如今远道而来也有目的,求诗而非求官爵。秋月下的星光幸运地分享了光辉,带给山中人家慰藉。我听闻此言深感叹息,感激你对我的期望不薄。清平时节才子众多,驱使高贵的才能趋向官府。挥毫如风,墨如雨,吉祥的锦绣展开制作。一句话引重千钧,青云直上的机会可托付。而我只是个教书匠,拾取残篇品味糟粕。身边的童子日日唠叨,平生的雅意完全消磨。哪有闲暇清吟展现天巧,剪红刻紫仅供调笑。你归去时草木尚存春意,何况新竹刚脱壳。家中有书可读,有石可坐,泉水可饮。远胜于山中人来索价,低头欲就微官束缚。我虽狭隘坐无毡,有你这样的客人实在不坏。戏弄笔管和灶上的烟尘,为你略赋山中之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夏君的高洁品格和隐逸生活,通过对比夏君与世俗的追求,表达了作者对清高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不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雪柏霜松”、“鸿鹄翔寥廓”等,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美感。同时,诗人的自谦与对夏君的赞美形成了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谦逊的品格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赠答诗。

黄溍

黄溍

溍字晋卿,婺州义乌人。生而俊异,学为文,顷刻数百言。弱冠西游钱塘,得见遗老钜工宿学,益闻近世文献之详。还从隐者方韶父游,为歌诗相唱和,绝无仕进意。延祐开科登进士,授宁海丞。至顺初,以马祖常荐,入应奉翰林文字,转国子博士,出提举浙江等处儒学。亟请侍亲归,俄以秘书少监致仕。至正七年,起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擢兼经筵官,升侍讲学士同知经筵事,累章乞休,不俟报而行。遣使追及。十年夏,得请还南。七岁而卒,年八十一。赠江西行省参知政事,追封江夏郡公,谥文献。所著有《日损斋稿》三十三卷、笔记一卷。宋景濂曰:先生素行挺立,贵而能贫。遇佳山水则觞咏其间,终日忘去。雅善真草书,为文布置谨严,援据精切,俯仰雍容,不大声色。譬之澄湖不波,一碧万顷,鱼鳖蛟龙,潜伏不动,而渊然之色,自不可犯。世之议者,谓先生为人高介类陈履常,文辞温醇类欧阳永叔,笔札俊逸类薛嗣通,历事五朝,嶷然以斯文之重为己任。与临川虞集、豫章揭傒斯、同郡柳贯齐名,号儒林四杰,合而观之,待制之才雄肆,而侍讲之思峻洁,一时才士如王祎、宋濂辈,并出黄、柳之门,而汇为一代文章之盛。殆亦气运使然者矣。 ► 4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