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行

石田海上秋不热,抱琴入山翠如簇。 白云一榻流水深,独对青松结茅屋。 西风唤起泥涂身,野冠未见天上人。 灵丹一粒肯分与,便当负水耕炊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石田:指贫瘠的田地。
  • 抱琴:携带琴。
  • 山翠如簇:山色青翠,密集如簇。
  • 独对青松结茅屋:独自面对青松,搭建茅屋。
  • 西风唤起泥涂身:西风吹起,形容自己身处困境,如同泥涂。
  • 野冠未见天上人:野冠,指隐士的帽子,这里指自己还未遇见高人。
  • 灵丹一粒肯分与:灵丹,指神奇的药物;肯分与,愿意分享。
  • 负水耕炊薪:背水耕作,烧柴做饭,形容艰苦的生活。

翻译

秋日里,贫瘠的海边田地并不炎热,我带着琴走进青翠密集的山中。 有一张床铺般的白云,深邃的流水,我独自面对青松,搭建了一间茅屋。 西风唤醒了身处困境的我,我这戴野冠的隐士还未遇见天上般的高人。 若有一粒神奇的灵丹愿意与我分享,我便愿意背水耕作,烧柴做饭,过上艰苦的生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隐士在秋日山中的生活景象,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高人相遇的渴望。诗中“石田”、“抱琴”、“山翠如簇”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一幅隐逸山林的画面,而“西风唤起泥涂身”则透露出隐士内心的孤寂与期待。最后,“灵丹一粒肯分与”一句,既表现了隐士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接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元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理想化追求。

黄清老

元邵武人,字子肃。笃志励学,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除翰林国史院典籍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出为湖广儒学提举。时人重其学行,称樵水先生。有《春秋经旨》、《四书一贯》。 ► 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