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庵

晨光海上来,云气升万壑。 鸡鸣落花中,残钟度城郭。 庵僧戴星出,我自饭藜藿。 宁知天地心,但有山水乐。 书灯夜摇动,雾气侵几阁。 开扉得新月,欲掩见栖雀。 烟霞暂相违,笔砚庶有托。 但留松间雪,付与双白鹤。 庭柯换故叶,林竹脱新箨。 何日芝草开,挐舟赴前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ān):小寺庙。
  • 藜藿 (lí huò):指粗劣的饭菜。
  • 几阁 (jǐ gé):指书桌和书架。
  • (tuò):竹笋皮,脱落后称箨。
  • 挐舟 (ráo zhōu):划船。

翻译

晨光从海上缓缓升起,云气弥漫在千山万壑之间。 鸡鸣声在落花中回荡,残余的钟声穿透了城郭。 庵中的僧人戴着星星的光辉出门,我则自顾自地吃着粗茶淡饭。 谁能知晓天地的心意,只愿享受山水间的乐趣。 夜晚,书桌上的灯火摇曳,雾气侵袭着书架。 打开门扉,迎接新月的光辉,却意外看到栖息的麻雀。 暂时与烟霞相隔,笔砚成了寄托。 只留下松间的雪,交付给两只白鹤。 庭院的树木换上了新的叶片,林中的竹子脱去了新皮。 不知何时,灵芝草会盛开,我将划船前往之前的约定之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清晨到夜晚的庵中生活,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乐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满足。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晨光、云气、落花、残钟等,构建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画卷。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黄清老

元邵武人,字子肃。笃志励学,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除翰林国史院典籍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出为湖广儒学提举。时人重其学行,称樵水先生。有《春秋经旨》、《四书一贯》。 ► 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