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子威代祀嵩衡淮海三首

南海祝融宅,汪洋载神州。 巨浸涵万有,元气何空浮。 苍苍岛屿间,仿佛通十洲。 神鱼在深渊,甘霖何以求。 朝折若木枝,夕饮桐柏流。 万里一瓣香,岂徒司马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海:指中国南部的海域。
  • 祝融:古代神话中的火神,此处指南海的守护神。
  • 汪洋:形容海洋广阔无边。
  • 巨浸:指大海。
  • 万有:万物。
  • 元气:指宇宙自然的基本物质和生命力。
  • 空浮:形容元气弥漫,无所不在。
  • 苍苍:形容天空或海洋的颜色。
  • 岛屿:海中的陆地。
  • 仿佛:似乎,好像。
  • 十洲:古代传说中的十个仙境之地。
  • 神鱼:神话中的鱼,象征吉祥。
  • 甘霖:及时雨,比喻恩泽。
  • 若木:神话中的树,传说太阳落在其下。
  • 桐柏:山名,位于河南省,传说中的仙境。
  • 一瓣香:指虔诚的香火,比喻敬意。
  • 司马:古代官职,此处可能指代诗人自己或某位官员。

翻译

南海是祝融的居所,广阔无垠,承载着神州大地。 大海包容万物,其元气弥漫,无所不在。 在苍茫的岛屿之间,似乎连通着传说中的十洲仙境。 神鱼潜藏在深渊之中,我们如何祈求那及时的甘霖呢? 早晨折下若木的枝条,傍晚饮用桐柏山的清泉。 万里之外,我虔诚地献上一瓣香,岂止是为了司马的游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海的壮阔景象,通过神话元素和自然景观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神灵的虔诚。诗中“巨浸涵万有,元气何空浮”展现了大海的包容与元气的弥漫,而“神鱼在深渊,甘霖何以求”则体现了人们对自然恩泽的渴望。最后,“万里一瓣香,岂徒司马游”强调了诗人献香之举的虔诚,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游历,更是对神灵的尊敬和祈愿。

黄清老

元邵武人,字子肃。笃志励学,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除翰林国史院典籍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出为湖广儒学提举。时人重其学行,称樵水先生。有《春秋经旨》、《四书一贯》。 ► 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