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张孟琛

江海张公鬓欲华,每从吟屋写梅花。 逢人处处能知己,作客年年易别家。 闽峤午山生雾雨,洞庭秋水落蒹葭。 河源八月西风便,天上还乘奉使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江海张公:指张孟琛,诗中的主人公。
  • 鬓欲华:鬓角开始出现白发,形容年纪渐长。
  • 吟屋:指诗人的住所,也指创作诗歌的地方。
  • 写梅花:此处指画梅花,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坚韧和高洁。
  • 知己:了解自己,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
  • 作客:离家在外,寄居他乡。
  • 闽峤:指福建的山岭。
  • 午山:可能是指福建的某座山。
  • 生雾雨:出现雾和雨,形容山中气候多变。
  • 洞庭:洞庭湖,位于湖南省。
  • 秋水:秋天的湖水。
  • 落蒹葭:蒹葭是指芦苇,落蒹葭形容秋天的景象,芦苇随风摇曳。
  • 河源:河流的源头,此处可能指黄河的源头。
  • 西风便:西风有利,指西风带来的便利或好时机。
  • 奉使槎:奉命出使的船只,槎是古代对船只的称呼。

翻译

江海之间的张公,鬓角已见白发,常常在他的吟咏之所画梅花。 无论走到哪里,总能遇到知己,但每年离家作客,总是容易感到别离之苦。 福建的山岭上,午山间雾雨缭绕,洞庭湖的秋水边,芦苇随风摇曳。 黄河源头,八月的西风带来便利,你将乘着奉命出使的船只,前往天上的使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张孟琛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诗中,“鬓欲华”和“写梅花”反映了张孟琛的年龄和艺术爱好,而“逢人处处能知己”则表现了他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然而,“作客年年易别家”透露出他常年在外,对家的思念。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闽峤午山生雾雨”和“洞庭秋水落蒹葭”,增添了诗的意境和情感深度。最后,“河源八月西风便,天上还乘奉使槎”预示了张孟琛即将踏上新的旅程,充满了期待和使命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黄镇成

元邵武人,字元镇。号存斋,又号存仔子。自幼刻苦嗜学,笃志力行。筑南田耕舍,隐居著书。部使者屡荐不就。后以执政荐,授江西儒学提举。命下而卒,年七十五,谥贞文处士。有《秋声集》。 ► 2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