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城怨

吴兵夜入郢,小弟骄父兄。 弯弓射天日,辇土筑长城。 长城筑未竟,客主老蛮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吴兵:指吴国的军队。
  • (yǐng):古代楚国的都城,今湖北省江陵县附近。
  • 小弟:指年轻的吴国王子或将领。
  • 骄父兄:傲慢地对待父亲和兄长,这里指吴国王子或将领对楚国君主的不敬。
  • 弯弓射天日:比喻勇猛无比,敢于挑战天命。
  • 辇土筑长城:用车辆运土建造长城,比喻进行大规模的防御工程。
  • 客主:指吴国和楚国,吴国为客,楚国为主。
  • 蛮荆:古代对楚国的蔑称,这里指楚国。

翻译

吴国的军队夜袭楚国的都城郢,年轻的将领傲慢地对待楚国的君主。他们勇猛地弯弓射向天日,用车辆运土建造长城。然而长城尚未建成,吴国和楚国双方都已疲惫不堪,陷入了僵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吴国对楚国的军事侵略和两国之间的长期对峙。通过“弯弓射天日”和“辇土筑长城”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吴军的勇猛和楚国的顽强抵抗。诗中的“小弟骄父兄”一句,既揭示了吴国将领的傲慢态度,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最终,“长城筑未竟,客主老蛮荆”则表达了战争的漫长和双方的疲惫,以及战争对人民的深远影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