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寡妇

淇上有寡妇,始慕宋共姬。 食贫以自守,笑诮怀猜疑。 忽为盗所污,放僻靡不为。 昔为淇妇宗,今为淇妇嗤。 可怜困思反,不如贸丝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淇上:淇水之畔,淇水是古代的一条河流,在今河南省境内。
  • 寡妇:丧偶的妇女。
  • 宋共姬: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宋共公的夫人,以贞节著称。
  • 食贫:生活贫困。
  • 自守:自我约束,保持贞节。
  • 笑诮:嘲笑讥讽。
  • 怀猜疑:心怀猜疑。
  • 盗所污:被强盗玷污。
  • 放僻:行为放荡不检。
  • 靡不为:无所不为。
  • 妇宗:妇女的楷模。
  • 妇嗤:被其他妇女嘲笑。
  • 困思反:困顿中反思。
  • 贸丝儿:指做小生意的女子,这里可能指那些生活虽然平凡但自由的女子。

翻译

在淇水之畔,有一位寡妇,她最初敬慕宋共姬的贞节。尽管生活贫困,她仍坚守自己的贞操,却遭到旁人的嘲笑和猜疑。不幸的是,她被强盗玷污,从此行为放荡无所不为。过去她是淇水边妇女们的楷模,现在却成了她们嘲笑的对象。可怜她在困顿中反思,发现自己还不如那些做小生意的女子。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淇上寡妇的悲惨遭遇,揭示了社会对女性的严苛要求和道德绑架。寡妇原本坚守贞节,却因不幸遭遇而被迫改变,最终沦为众人嘲笑的对象。诗中“可怜困思反,不如贸丝儿”一句,表达了寡妇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传统道德观念的批判。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

杨维桢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