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纲女

王客女,春花面,璞玉躯,青年已许东家夫。如何君王乱礼法,合欢重绾双罗襦。 感君恩,侍君酒,但念高堂父与母。愿君知妾心,使妾东家奉箕帚。 君一怒,父万里。魂飞鸾刀逐父死,不殉牵羊秦国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璞玉躯:比喻女子纯洁无瑕的身体。璞玉,未经雕琢的玉石,此处比喻女子的纯洁。
  • 重绾:重新系上。绾,系。
  • 罗襦:丝绸制成的短衣。
  • 箕帚:扫除的工具,比喻家务。
  • 鸾刀:古代一种有鸾铃的刀,此处指追杀的刀。
  • 牵羊:古代一种投降的仪式,牵羊表示投降。

翻译

王家的女儿,面如春花,身如璞玉,青春年华已许配给东家的丈夫。为何君王破坏礼法,重新系上双层的丝绸短衣,强行结合。 感激君王的恩宠,侍奉君王饮酒,但心中只念及高堂上的父母。愿君王能理解我的心意,让我回到东家,侍奉父母,操持家务。 君王一怒之下,父亲被流放万里之外。我魂飞魄散,追随父亲至死,不愿作为投降的秦国鬼魂。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贞烈的女子,她面对君王的强权,坚守自己的婚约和孝道。诗中,“春花面”、“璞玉躯”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美貌和纯洁,而“重绾双罗襦”则揭示了君王的霸道和礼法的破坏。女子虽感激君王的恩宠,但更念及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了她的孝心和对婚约的忠诚。最后,女子选择追随父亲至死,展现了她坚贞不屈的性格和对自由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传统美德的颂扬。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