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火突词

冰山不可倚,冰破割尔足。火突不可附,火燎烂尔肉。 君不见魏其侯门下客,独厚灌太仆。太仆相引重,势若绳合束。 身服期功更与结欢田相国。相国席上缚骑兵,首悬东市及支属。 魏其侯,尸渭城,东朝有制不可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冰山:比喻权势显赫但不可靠的人或事物。
  • 火突:比喻危险或灾难。
  • 魏其侯:指西汉时期的魏其侯窦婴。
  • 灌太仆:指灌夫,西汉时期的官员,与窦婴关系密切。
  • 相国:指当时的丞相。
  • 期功:指服丧期间的功绩或行为。
  • 东市:指长安城东的市集,古代常在此处执行死刑。
  • 支属:指家族中的旁系亲属。
  • 东朝:指东汉朝廷。
  • :赎回,这里指救赎或挽回。

翻译

冰山虽显赫却不可依靠,一旦冰破,将割伤你的脚。火突虽温暖却不可依附,一旦火势蔓延,将烧烂你的肉。 你没看见魏其侯门下的客人,只对灌太仆特别厚待。灌太仆因此得到提拔,他们的势力像绳索一样紧密相连。 魏其侯在服丧期间更加与田相国结交,以求欢心。然而在相国的宴会上,他却被绑缚并斩首,连同家族成员一起被处决。 魏其侯的尸体留在渭城,东汉朝廷有令,这一切无法挽回。

赏析

这首诗通过冰山和火突的比喻,深刻揭示了权势和危险的本质。诗中通过对魏其侯和灌太仆的描述,展现了权力斗争的残酷和无情。诗人通过历史人物的悲剧,警示人们权力的不可靠和危险,表达了对权力游戏的深刻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