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怀梁仲经父

· 杨奂
美人荧荧在何处?海阔天低隔烟雾。珊瑚零落芙蓉空,咫尺相望迷去路。 翠辇金舆双凤皇,风吹环佩声琅琅。壶觞狼藉事已往,一日万里愁茫茫。 刘郎竟是谁家客?岁晚霜华林叶赤。美人荧荧在何处?鸭绿江头江月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荧荧(yíng yíng):形容光彩闪烁的样子。 珊瑚(shān hú):一种海洋生物,常用来比喻美丽的物品。 咫尺(zhǐ chǐ):形容距离很近。 翠辇(cuì niǎn):装饰华丽的车辆,常用来指代皇家的交通工具。 金舆(jīn yú):金色的车辆,同样指代皇家。 双凤皇(shuāng fèng huáng):指两只凤凰,凤凰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吉祥和尊贵。 环佩(huán pèi):挂在腰间的玉佩,走动时发出声响。 琅琅(láng láng):形容声音清脆响亮。 壶觞(hú shāng):酒器,这里指宴饮。 狼藉(láng jí):形容杂乱无章。 刘郎(liú láng):指特定的男性,这里可能指诗人怀念的人。 岁晚(suì wǎn):年末,指时间已晚。 霜华(shuāng huá):霜花,形容寒冷的景象。 林叶赤(lín yè chì):树林中的叶子变红,暗示季节的变化。 鸭绿江(yā lǜ jiāng):中朝边界的一条江。

翻译

光彩照人的美人在何方?大海广阔,天空低垂,烟雾缭绕。珊瑚凋零,芙蓉也空无一物,近在咫尺却看不清去路。 翠绿的皇家车辆与金色车舆,双凤凰相伴,风吹动着环佩,发出清脆的声响。宴饮已经结束,一切都已杂乱无章,一日之间,万里之外,忧愁无边。 刘郎究竟是谁家的客人?年末的霜花使林叶变红。光彩照人的美人在何方?鸭绿江头,江月皎洁。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人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忧愁。诗中通过“海阔天低隔烟雾”和“咫尺相望迷去路”描绘了美人与诗人之间难以逾越的距离,增强了思念的遥远感。后半部分通过“翠辇金舆”和“环佩声琅琅”等皇家意象,暗示了美人的高贵身份,而“壶觞狼藉”和“一日万里愁茫茫”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结尾再次强调美人的不可及,以及诗人对她的不变情感,通过“鸭绿江头江月白”这一景象,增添了诗意的深远和情感的绵长。

杨奂

奂字焕然,又名知章,乾州奉天人。母尝梦东南日光射其身,旁一神人以笔授之,已而奂生。甫胜衣,尝信口唱歌,有紫阳阁之句,问其故,则不能答也。未冠,梦游紫阳阁,景趣甚异,自悟以前为紫阳宫道士,后因以自号。金末举进士不中,乃作万言策,指陈时病,未及上而归,教授乡里。岁癸巳,汴京降,奂微服北渡,依冠氏帅赵寿之。戊戌,太宗诏宣德课税使刘用之试诸道进士,奂试东平,两中赋论第一,从监试官北上,谒中书耶律楚材,荐授河南路徵收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在官十年,乃请老于燕之行台。壬子,世祖在潜邸,驿召奂参议京兆宣抚司事,累上书得请而归。秦中学者称为关西夫子。乙卯疾笃,引觞大笑而卒,年七十,赐谥文宪。所著有《还山集》六十卷行世。遗山先生元好问撰墓碑曰:「紫阳博览强记,作文刬刮尘烂,创为裁制,以盗袭剽窃为耻,其持论亦然。秦中百年以来,号称多士。较其声问赫奕,耸动一世,盖未有出其右者。」江汉先生赵复曰:「紫阳其志其学,粹然一出于正,其言精约粹瑩,而条理肤敏,名教中南宫云台也。」 ► 1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