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曲 · 至上京

澶河西北征鞍住。古道上不见耕父。白茫茫细草平沙,日日金莲川雨。 李陵台往事休休,万里漠长城去。趁燕南落叶归来,怕迤逦飞狐冷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澶河(chán hé):古代河流名,位于今河北省境内。
  • 征鞍:指征战的马鞍,这里代指征战。
  • 耕父:古代对农民的称呼。
  • 金莲川:地名,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古代为边塞地区。
  • 李陵台:古迹名,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相传为汉代李陵的驻地。
  • 休休:罢了,算了。
  • 燕南:指燕山以南地区。
  • 迤逦(yǐ lǐ):曲折连绵的样子。
  • 飞狐: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北省境内,以险要著称。

翻译

在澶河的西北,征战的人停下了马鞍。古老的道上已不见农夫的身影。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细草和沙地,每天都有金莲川的雨水降临。 李陵台的往事已成过去,算了不提,我正向着万里之外的漠北长城进发。趁着燕山南边的落叶时节归来,又怕在曲折连绵的飞狐那寒冷的地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和征人的孤寂心情。通过“澶河”、“古道”、“白茫茫细草平沙”等意象,勾勒出一幅边塞的荒凉画面。诗中“李陵台往事休休”一句,透露出对往事的无奈与放弃。结尾的“趁燕南落叶归来,怕迤逦飞狐冷处”则表达了征人对归途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征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冯子振

冯子振

元攸州人。号海粟。博治经史,于书无所不读。其为文,酒酣耳热,命侍史二三人,润笔以俟,即据案疾书,随纸多寡,顷刻辄尽。仕为承事郎、集贤待制。 ► 1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