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陌梅花诗示张守道守道见和复用前韵

春寒茅屋晨兴迟,起来倩人为折枝。 缅怀骚客赋兰菊,盖喻忠信期君知。 圣贤垂训恶无礼,东家不敢钻穴窥。 早梅香好动诗兴,已恐落英嗟后时。 故园桃李委尘土,怨调曾托长相思。 小儿虮虱满黄发,何处乱山寻玉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缅怀:深情地怀念、追想。
  • 骚客:指诗人、文人。
  • 垂训:传下来的训诫。
  • 钻穴窥:比喻做不正当的事情。
  • 落英:落花。
  • 委尘土:委弃于尘土之中,指凋零。
  • 长相思:一种诗的体裁,表达深长的思念之情。
  • 虮虱:虱子和虱卵,比喻卑微或令人厌恶的事物。
  • 玉卮:玉制的酒器,这里比喻珍贵的事物或地方。

翻译

春天的寒意让早晨的茅屋里显得更加迟缓,我起床时请人帮我折下梅花枝。我深情地怀念古代诗人赋诗赞美兰花和菊花,他们用忠诚和信任来期待君王的了解。圣贤传下来的训诫告诉我们厌恶无礼,因此我连东边的邻居都不敢去窥探。早梅的香气激发了我的诗兴,我担心落花后会后悔没有及时欣赏。故园的桃李已经凋零在尘土中,我曾托付长久的思念于怨调之中。小孩子的黄发上满是虱子和虱卵,我该去哪里寻找那珍贵的玉卮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早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传统文化的怀念。诗中,“缅怀骚客赋兰菊”一句,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的敬仰和对忠信美德的推崇。后文通过对早梅香气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结尾处的“故园桃李委尘土”和“寻玉卮”则流露出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哀愁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杨弘道

元淄川人,字叔能,号素庵。气高古,不事举业,磊落有大志。文章极自得之趣。有《小亨集》。 ► 291篇诗文

杨弘道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