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刘遂初修撰周伯温编修任大瞻经历王继志架阁西山行香次遂初韵
注释
- 仙驭宾天:指仙人驾驭神马升天。
- 祗园:佛教圣地,指印度的祗园精舍。
- 汾水:河流名,位于今山西省。
- 寸眸:指眼睛,比喻视线。
- 山水窟:指山水秀美之地。
- 帝王州:指帝王居住的地方。
- 青霭:青色的云雾。
- 绿畴:绿色的田野。
- 太液:古代宫廷中的池名。
- 瀛洲:神话中的仙岛。
- 粤自:自从。
- 黈旒:古代帝王冠冕前的装饰。
- 明庭:明亮的庭院。
- 綵缆:彩色的绳索。
- 陛戟:宫殿前的戟。
- 灵舆:灵车。
- 九斿:九条飘带,古代帝王的仪仗。
- 祠官:负责祭祀的官员。
- 中使:宫中的使者。
- 琅函:精美的书函。
- 贝叶:古代印度用来写字的树叶,此处指佛经。
- 玉瓒:玉制的酒器。
- 黄流:黄色的液体,指酒。
- 肸蚃:古代祭祀时用的香。
- 辉光日月侔:光辉如同日月。
- 陈羽卫:陈列的仪仗队。
- 龙楼:帝王的宫殿。
- 花雨:花瓣如雨般飘落。
- 泱漭:弥漫的样子。
- 虎兕:虎和犀牛,比喻勇猛的士兵。
- 螭虬:古代传说中的龙。
- 清都:指天宫。
- 尘劫:佛教中指尘世的劫难。
- 浮沤:水泡,比喻短暂无常。
- 迓行辔:迎接行人的马车。
- 敝裘:破旧的皮衣。
- 岁时周:时间的流转。
翻译
仙人驾着神马升天已久,衣冠楚楚地来到这里游玩。古老的祗园是金色的圣地,汾水之上白云飘浮,秋意盎然。我们跟随诸位才俊,攀登高峰,展开视野。这才知道,山水秀美之地,其实就在帝王居住的地方。深山中藏着青色的云雾,平原上绿色的田野映入眼帘。层层高台俯瞰太液池,环海如同神话中的瀛洲。自从帝王遗失了弓剑,就无法再望见那冠冕前的装饰。明亮的庭院中,空留着次舍,彩色的绳索曾是旧时的维系。宫殿前排列着千列戟,灵车旁伴随着九条飘带的仪仗。负责祭祀的官员谨慎地观察,宫中的使者往来频繁。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都以隆重的礼仪求神,遍寻显赫与幽深之地。精美的书函中展开佛经,玉制的酒器中盛满美酒。人与天的气息相合,光辉如同日月。远远望去,陈列的仪仗队,仿佛是在问候帝王的宫殿。花瓣如雨般缤纷落下,香烟弥漫浮动。重重关卡中,勇猛的士兵如虎如犀,簇拥着仪仗队,如同龙一般。箫声渐渐远去,扇影也慢慢收起。天宫成了梦境,尘世的劫难如同水泡般短暂无常。归途沿着湖尾,残阳挂在树梢。举杯相互慰藉,分席暂留片刻。物色迎接行人的马车,风寒侵袭着破旧的皮衣。回首望去,天路漫长,坐下来感受时间的流转。留恋宫阙,愧对衰朽,自知无才,陷入迷茫。不再追求华丽的辞藻,珍贵的赠品又该如何回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一同游览西山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帝王宫廷的遥想,表达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帝王生活的向往与留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仙驭宾天”、“祗园金地”、“汾水白云”等,构建了一个既神秘又壮丽的意境。同时,通过对“明庭”、“綵缆”、“陛戟”等宫廷元素的描写,展现了帝王生活的庄严与辉煌。最后,诗人的情感由向往转为自省,表达了对尘世无常的感慨和对自身境遇的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