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妃春睡图
沈香亭前燕来后,三郎鼓中放花柳。
西宫困人春最先,华清溶溶煖如酒。
雪肢欲透红蔷薇,锦裆卸尽流苏帏。
小莲侍拥扶不起,翠被卷作梨云飞。
蟠龙髻重未胜绾,燕钗半落犀梳偃。
晚漏壶中水声远,帘外日斜花影转。
琵琶未受宣唤促,睡重黎腰春正熟。
不知小䙀思塞酥,梦中化作衔花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沈香亭:指宫中亭台,沈香即沉香,一种名贵香料。
- 三郎:指唐玄宗李隆基,因其排行第三,故称三郎。
- 鼓中放花柳:形容春天景色,鼓中可能指宫中鼓乐声中。
- 西宫:指后宫。
- 华清:华清池,唐玄宗与杨贵妃沐浴之地。
- 溶溶:形容水波荡漾。
- 煖如酒:温暖如酒,形容春日的温暖。
- 雪肢:比喻女子白皙的肌肤。
- 红蔷薇:比喻女子红润的面色。
- 锦裆:锦缎制成的裤子。
- 流苏帏:装饰有流苏的帐幔。
- 小莲:指侍女。
- 翠被:翠绿色的被子。
- 梨云:形容被卷起的样子如梨花飘散。
- 蟠龙髻:一种复杂的发髻样式。
- 未胜绾:未能完全束起。
- 燕钗:燕子形状的发钗。
- 犀梳:犀牛角制成的梳子。
- 晚漏:古代计时器,晚间的漏声。
- 水声远:形容夜晚的宁静。
- 花影转:花影随着日光移动而变化。
- 琵琶:一种弦乐器。
- 宣唤促:急促的召唤声。
- 黎腰:可能指杨贵妃的腰肢。
- 小䙀:小衣,指内衣。
- 塞酥:塞外的酥油,可能指异域风情。
- 衔花鹿:口中含着花的鹿,此处可能指梦境中的景象。
翻译
沈香亭前的燕子飞来之后,三郎在鼓乐声中欣赏着春天的花柳。西宫中春意最浓,华清池的水波温暖如酒。女子的白皙肌肤仿佛要透过红润的面色,锦缎裤子卸下,流苏帐幔垂落。侍女小莲扶持不住,翠绿色的被子卷起如梨花飘散。复杂的发髻未能完全束起,燕子形状的发钗半落,犀牛角梳子斜放。夜晚的漏声渐远,帘外的日光斜照,花影随之移动。琵琶未被急促召唤,杨贵妃的腰肢沉睡正酣。不知她是否梦见塞外的风情,梦中化作口中含花的鹿。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杨贵妃春睡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的温暖与宫廷的宁静。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沈香亭”、“华清溶溶”等,营造出一种奢华而宁静的氛围。通过对杨贵妃睡态的描写,展现了她的娇美与宫廷生活的闲适。诗的结尾以梦境作结,增添了一抹神秘与遐想,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