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吕敬夫红牙管歌

铁心道人吹铁笛,大雷怒裂龙门石。沧江一夜风雨湍,水族千头啸悲激。 楼头阿泰聚双蛾,手持紫檀不敢歌。吕家律吕惨不和,换以红牙尺八之冰柯。 五丝同心结龙首,曾把昭阳玉人手。只今流落已百年,不省愁中折杨柳。 道人吹春哀北征,宫人斜上草青青。吴儿木石悍不惊,泰娘苦独多春情,为君清泪滴红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铁心道人:指诗人自己,杨维桢自号铁心道人。
  • 铁笛:一种乐器,此处指铁心道人所吹的笛子。
  • 大雷:指雷声。
  • 怒裂:形容雷声巨大,仿佛能裂开物体。
  • 龙门石:传说中的地名,此处可能指坚固的石头。
  • 沧江:泛指江河。
  • 风雨湍:形容风雨交加,水流湍急。
  • 水族:指水中的生物。
  • 啸悲激:形容水族发出的声音悲壮激昂。
  • 楼头:指楼上。
  • 阿泰: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双蛾:指眉毛,形容阿泰的眉毛。
  • 紫檀:一种珍贵的木材,此处指用紫檀制成的乐器。
  • 吕家律吕:指音乐的音律,吕家可能指音乐世家。
  • 红牙尺八:一种乐器,尺八是一种竹制吹奏乐器,红牙可能指其装饰。
  • 冰柯:形容乐器的冷硬。
  • 五丝同心结:一种结法,象征同心。
  • 龙首:乐器的装饰部分。
  • 昭阳:宫殿名,此处指宫廷。
  • 玉人:指美丽的女子。
  • 折杨柳:古代曲名,此处可能指演奏此曲。
  • 宫人斜:指宫女的墓地。
  • 草青青:形容草色鲜绿。
  • 吴儿:指吴地的男子。
  • 木石:形容吴儿坚硬无情。
  • 泰娘:人名,可能是诗中的女子。
  • 多春情:多情。
  • 红冰:形容泪水。

翻译

铁心道人吹奏着铁笛,雷声如怒,仿佛裂开了龙门石。江河在风雨中湍急,水中的生物发出悲壮激昂的啸声。楼上的阿泰聚集着双眉,手持紫檀乐器却不敢歌唱。吕家的音律显得凄惨不和谐,于是换上了红牙尺八,冷硬的音色。五丝同心结装饰在龙首上,曾经握在昭阳宫中美丽女子的手中。如今这乐器已流落百年,不知在忧愁中是否还能演奏《折杨柳》。道人吹奏着春天的哀歌,宫女的墓地上草色青青。吴地的男子如木石般坚硬无情,而泰娘却多情,为你的清泪滴落在红冰上。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铁心道人吹奏铁笛的场景,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水族悲啸的生动画面,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逝去时光的哀愁。诗中,“铁笛”、“大雷”、“龙门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雄浑悲壮的氛围。后文通过对比吕家音律的不和谐与红牙尺八的冷硬,以及五丝同心结的历史与现实的落差,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结尾处,泰娘的多情与吴儿的木石心肠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泰娘的深情与哀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真挚情感的珍视。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