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缪生佚写林塘图和倪元镇韵

清流带古郭,中有射鸭堂。 苔衣画壁涧,石台花雨香。 之子弄孤翰,相见竹梧苍。 思幽天机发,虑清尘梦忘。 会须琴堂夜,共宿破山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苔衣:苔藓植物,这里指苔藓覆盖的样子。
  • 画壁:在墙壁上作画。
  • 石台:石头砌成的平台。
  • 花雨:花瓣飘落如雨的景象。
  • 孤翰:独自行走的笔,比喻独自写作。
  • 竹梧:竹子和梧桐,常用来象征高洁。
  • 虑清:思绪清晰。
  • 尘梦忘:忘却尘世的烦恼和梦境。
  • 会须:必须,一定要。
  • 琴堂:弹琴的地方。
  • 破山房:简陋的山间小屋。

翻译

清澈的流水环绕着古老的城郭,那里有一座射鸭的堂屋。 苔藓覆盖的墙壁上画着涧水,石砌的平台上花瓣飘落如雨,散发着香气。 那位先生独自挥笔写作,我们在竹子和梧桐树下相见。 思考深邃,天机自然流露,思绪清晰,忘却了尘世的烦恼和梦境。 必须要在弹琴的堂屋里,共同留宿在那简陋的山间小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水画卷,通过“清流”、“古郭”、“射鸭堂”等意象,勾勒出一处远离尘嚣的静谧之地。诗中“苔衣画壁涧,石台花雨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而“之子弄孤翰,相见竹梧苍”则展现了与文人雅士相会的情景。末句“会须琴堂夜,共宿破山房”表达了诗人对于与知己共度时光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向往。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