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海青

雷乐工,先王使侍华清宫。营州羯奴作天子,梨园弟子群相从。 雷乐工,投乐器,恸哭西风双血泪。凝碧池头刀谩攒,试马柱前詈不畏。 于乎,雷乐工,既解此,何不筑中置一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雷海青:唐代宫廷乐师,以忠诚著称。
  • 华清宫:唐代皇家园林,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
  • 营州羯奴:指安禄山,营州(今辽宁朝阳)人,羯族,曾为唐玄宗的宠臣,后反叛称帝。
  • 梨园弟子:指唐玄宗时期的宫廷乐师和演员。
  • 凝碧池:安禄山占领长安后,曾在凝碧池宴请群臣,雷海青在此投乐器抗议。
  • 试马柱:长安城中的一个地标,雷海青在此痛斥安禄山。
  • (lì):责骂。
  • 筑中置一匕:筑是一种古代的打击乐器,匕指匕首。意指雷海青为何不在乐器中藏匕首以刺杀安禄山。

翻译

雷海青,唐明皇命你侍奉在华清宫。营州的羯族奴隶安禄山篡位称帝,梨园的弟子们纷纷跟随。 雷海青,你愤怒地扔掉乐器,在西风中痛哭,眼中流下血泪。在凝碧池头,你无畏地面对敌人的刀锋,在试马柱前,你勇敢地责骂不惧。 唉,雷海青,既然你明白这一切,为何不在你的乐器中藏一把匕首?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雷海青在安禄山叛乱时期的忠诚与勇敢,展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立场。诗中,“恸哭西风双血泪”一句,生动描绘了雷海青的悲愤之情,而“凝碧池头刀谩攒,试马柱前詈不畏”则突显了他的无畏与坚定。最后一句的疑问,既是对雷海青的遗憾,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忠诚与牺牲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忠臣的敬仰和对乱世的感慨。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