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黄

鼎湖乘黄忽已仙,龙池霹雳飞青天。 玉台万里在足下,青丝挽住春风前。 嶷如长鹤静不骞,仗下肯受庸奴鞭。 主恩一顾百金重,不辞正面当君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鼎湖:传说黄帝铸鼎于荆山下,鼎成,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黄帝乘龙升天,后人因称此处为鼎湖。
  • 乘黄:传说中的神马。
  • 龙池:神话中池名,在尧的居所。
  • 霹雳:响声很大的雷。
  • 玉台:传说中天帝的居处。
  • 青丝:比喻像青草一样的马缰绳。
  • 嶷如:形容山势高峻。
  • :qiān,高举,飞起。
  • 仗下:皇帝的仪仗之下。
  • 庸奴:平庸无能的奴仆。
  • 一顾:比喻受人知遇赏识。
  • 百金重:形容非常珍贵。
  • 正面:直接面对。

翻译

鼎湖的神马乘黄忽然成仙,龙池上霹雳一声飞向青天。 玉台虽远却在足下,青草般的缰绳挽住在春风前。 它像长鹤一样高峻静立,不肯接受平庸奴仆的鞭策。 主人的恩宠一眼百金重,它愿意直接面对以得到君王的怜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匹神马乘黄的非凡形象,通过神话传说的元素,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诗中“鼎湖乘黄忽已仙”和“龙池霹雳飞青天”等句,运用夸张和想象,形象地描绘了神马的神奇与不凡。后文通过“嶷如长鹤静不骞”和“仗下肯受庸奴鞭”等句,进一步以比喻和对比手法,突出了神马的高贵与独立。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神马的赞美和对自由不羁精神的向往。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