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怨

蜀丝鸳鸯织锦绦,逻檀凤皇斲金槽。 弦抽瓮茧五色毫,双成十指声嘈嘈。 冢头青草天山雪,眼中红冰嵬下血。 哀弦凄断感精烈,池上蕤宾跃方铁。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蜀丝:四川产的丝线,质地优良。
  • 鸳鸯织锦绦:用鸳鸯图案织成的锦带。
  • 逻檀:一种珍贵的檀木。
  • 凤皇斲金槽:凤凰形状的琵琶,其槽部用金装饰。
  • 瓮茧:指蚕茧,这里比喻琵琶弦的细滑。
  • 五色毫:五彩的丝线,这里指琵琶弦。
  • 双成十指:指琵琶手用十指弹奏。
  • 嘈嘈:形容琵琶声的繁复和响亮。
  • 冢头青草:坟墓上的青草,象征死亡和哀悼。
  • 天山雪:天山上的雪,象征遥远和寒冷。
  • 眼中红冰:眼中的血泪凝结成冰,形容极度的悲伤。
  • 嵬下血:山脚下流淌的血,象征战争或牺牲。
  • 哀弦凄断:悲伤的琵琶声突然中断。
  • 感精烈:感动于其精神或情感的激烈。
  • 池上蕤宾:池边的蕤宾花,一种水生植物,这里可能指琵琶声如水波荡漾。
  • 跃方铁:方铁指铁制的乐器,这里形容琵琶声激昂,如同铁器跃动。

翻译

四川的丝线织成了鸳鸯图案的锦带,珍贵的檀木上雕刻着凤凰,琵琶的金槽闪耀着光芒。琵琶弦如同瓮中的蚕茧般细滑,五彩的丝线在十指间跳跃,发出嘈杂而响亮的声音。坟墓上的青草与天山的雪,眼中的血泪凝结成冰,山脚下流淌的血,这一切都在悲伤的琵琶声中凄凉地断开。这激烈的情感感动了人心,池边的蕤宾花似乎随着琵琶声荡漾,铁制的乐器也仿佛在跃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琵琶的精美制作和悲伤的音色,表达了深沉的哀思和激烈的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蜀丝鸳鸯织锦绦”和“逻檀凤皇斲金槽”,展现了琵琶的华美与珍贵。而“冢头青草天山雪”和“眼中红冰嵬下血”则通过对比生与死、冷与热的景象,加深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最后,“哀弦凄断感精烈”和“池上蕤宾跃方铁”则通过音乐与自然的结合,传达了一种超越语言的情感共鸣。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