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古四十二首

郭解本大侠,睚眦杀人威。 当其出邑屋,独不杀倨夷。 属吏脱践更,卒感肉袒来。 此事实近道,可以侠少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郭解:西汉时期著名的游侠,以行侠仗义著称。
  • 睚眦(yá zì):怒目而视,这里指因小事而杀人。
  • 倨夷:傲慢无礼的人。
  • 践更:古代的一种徭役,这里指被征召服役。
  • 肉袒:脱去上衣,露出身体,表示谢罪或投降。

翻译

郭解原本是一位大侠,因怒目而视便能杀人立威。当他走出城邑的房屋时,唯独没有杀死那些傲慢无礼的人。他让属下的官吏免除了人们的徭役,最终感动了那些人,他们脱去上衣,露出身体,前来谢罪。这件事实际上接近于道义,可以作为年轻侠客的榜样。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郭解行为的描述,展现了他的侠义精神和对道义的尊重。诗中,“睚眦杀人威”一句,既表现了郭解的威猛,也暗示了他的严厉。然而,“独不杀倨夷”则显示了他对傲慢无礼之人的宽容,这种宽容并非软弱,而是出于对道义的理解和尊重。最后,郭解的行为感动了他人,使他们主动前来谢罪,这不仅是对郭解侠义的认可,也是对道义力量的肯定。整首诗简洁有力,通过对比和转折,深刻地表达了侠义与道义的主题。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