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开元:指唐朝开元年间,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也是唐朝的鼎盛时期。
- 刘神童:指刘晏,唐朝开元年间的一位神童,后成为著名的财政家。
- 瑞一时:一时之间显得非常出色、突出。
- 鞭算:指精于计算,善于理财。
- 竞刀锥:比喻争斗激烈,如同争夺刀尖和锥尖一样。
- 招权:招揽权力。
- 啖士口:用利益诱惑士人,使他们为自己效力。
- 訾(zǐ):非议,批评。
- 任数:指依赖计谋和手段。
- 任道:指依赖道德和正义。
- 兴利:追求利益。
翻译
在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位名叫刘晏的神童,他的才华在当时显得非常突出。尽管他的文学才华并不足以济世救民,但他精于计算和理财,擅长于激烈的权力斗争中争夺利益。他招揽权力,用利益诱惑士人,使他们不敢对他有所非议。他依赖计谋和手段而非道德和正义来兴利,这就是他的行事方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刘晏的描述,反映了元代诗人杨维桢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诗中,“文学不济世”一句,既是对刘晏个人能力的评价,也隐含了对当时社会重利轻义现象的批评。杨维桢通过刘晏的例子,揭示了当时社会中权力和利益的争夺,以及人们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道德和正义的现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