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秦穆饮盗马:秦穆公丢失了一匹良马,被岐山下的三百多个乡人捉住并吃掉。官吏抓住这些人,准备严惩。秦穆公却说:“君子不因为牲畜而伤害人。我听说吃马肉不喝酒会伤身体。”于是赐酒给他们喝,并赦免了他们。后来,秦穆公在战争中被晋国围困,这三百多人冲入晋军,不仅救出了秦穆公,还活捉了晋君。
- 楚庄忘绝缨:楚庄王设宴款待群臣,突然灯火熄灭,有人趁机拉扯王后的衣服。王后扯下那人的帽缨,并告诉楚庄王。楚庄王却命令大家把帽缨都摘下,然后才点灯,使那个人免于难堪。后来,楚国与晋国交战,有一名将领勇猛异常,楚庄王询问原因,那人回答:“臣乃夜绝缨者也。”
- 齐景恩一木:齐景公的一匹爱马死了,他非常愤怒,命令处死养马的人。晏子故意问齐景公:“尧舜肢解人,从哪个部位开始?”齐景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便改为将养马人关进监狱。晏子又问养马人犯了什么罪,齐景公说:“让他养马却把马养死了。”晏子说:“那就让他知道,他犯了三条死罪:一是把国君的马养死了,二是让国君因为马而杀人,三是让邻国知道国君因为马而杀人,损害了国君的名声。”齐景公听后,释放了养马人。
- 触槐有淫刑:指晋国大夫鉏麑奉命刺杀赵盾,但看到赵盾为国家操劳,不忍心下手,又不愿违背君命,于是触槐而死。
- 婧女告齐相:婧女是齐国宰相晏子的车夫的妻子,她看到车夫骄傲自大,便告诉他晏子身为宰相却谦逊有礼,车夫听后改正了自己的态度。后来,晏子得知此事,便推荐车夫做了官。
- 称说辩且正:指婧女的话既有说服力又正确。
- 明朝拔槐令:指第二天晏子就提拔了车夫。
- 婧妇脱因名:指婧女因此事而名声大噪。
翻译
秦穆公宽恕了偷吃他马的人,楚庄王在宴会上宽容了拉扯王后衣服的人。齐景公因为一匹马的死而想要杀人,但最终被晏子劝阻。晋国大夫鉏麑因为忠诚与道义的冲突而自尽。婧女向齐国的宰相晏子告发了她丈夫的骄傲态度,晏子听后提拔了她的丈夫,婧女因此声名远扬。
赏析
这首诗通过几个历史典故,展现了不同君主和人物的品德与智慧。秦穆公和楚庄王的宽容大度,齐景公在晏子的劝说下改正错误,以及晋国大夫鉏麑的忠诚与牺牲,都体现了古代君子的风范。婧女的故事则展示了普通人的智慧和影响力,她的言行不仅改变了丈夫的态度,还得到了宰相的认可和提拔。这些故事共同传达了宽容、智慧和正义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