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上京国子监壁

· 虞集
神京极高寒,幽居了晨夜。 雷风无时发,零雨每飘洒。 炎光不到地,萧爽度长夏。 大化漠无宰,岂必事陶冶。 扬雄不晓事,守道栖栖者。 玄经百无徵,白发谩盈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神京:指京城。
  • 极高寒:形容京城地势高,气候寒冷。
  • 幽居:隐居。
  • 了晨夜:度过日夜。
  • 雷风:雷声和风声。
  • 零雨:小雨。
  • 飘洒:飘落。
  • 炎光:炎热的阳光。
  • 萧爽:凉爽。
  • 长夏:漫长的夏天。
  • 大化:大自然的变化。
  • 漠无宰:形容自然变化无常,无人掌控。
  • 陶冶:比喻自然界的塑造和影响。
  • 扬雄:西汉文学家,此处指其不识时务。
  • 守道:坚守自己的原则。
  • 栖栖者:忙碌不安的样子。
  • 玄经:深奥的经书。
  • 百无徵:毫无证据。
  • 白发谩盈把:白发多得可以抓一大把,形容年老。

翻译

京城地势高且寒冷,我隐居在这里,度过了日夜。雷声和风声不时响起,小雨时常飘落。炎热的阳光照不到这里,我享受着凉爽,度过了漫长的夏天。大自然的变化无常,无人能够掌控,难道真的需要自然界的塑造和影响吗?扬雄不识时务,坚守自己的原则,忙碌不安。深奥的经书毫无证据,我的白发却多得可以抓一大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京城隐居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对人生境遇的反思。诗中“神京极高寒”一句,既描绘了京城的地理特点,也隐喻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冷清。后文通过对雷风、零雨、炎光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以自然之变来比喻人生之无常,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最后通过对扬雄的提及,暗示了自己坚守原则的态度,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沉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虞集

虞集

元临川崇仁人,字伯生,号邵庵。先世为蜀人。宋亡,父汲侨居崇仁。少受家学,读诸经,通其大义。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历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议学校事,主张学官当用经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猥以资格用人。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帝崩,以目疾,又为贵近所忌,谢病归。卒谥文靖。集弘才博识,工诗文。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 ► 4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