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长沙守

· 虞集
白发长沙守,循良又好文。 近辞金马去,远有玉鱼分。 对竹听湘雨,开帘看岳云。 汉廷思贾谊,一饭莫忘君。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发长沙守:指一位头发花白在长沙任职的太守。“守”,这里指太守这一官职。太守是古代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
  • 循良:指官吏奉公守法,有良好的政绩,也形容善良守法的人。这里用来描述长沙守治理有方。
  • 近辞金马去金马:汉代宫门名,学士待诏之处,借指在朝为官。意思是近期离开了在朝为官的职位。
  • 远有玉鱼分(fèn)玉鱼:这里可能是象征某种身份地位或皇帝赏赐的物品。“分”指福分、天分。意思是到远方任职也是一种特殊的福分。
  • 对竹听湘雨:面对着竹林,聆听着湘地的雨声。“湘”指湘江,流经长沙等地 。
  • 开帘看岳云:打开帘子欣赏岳麓山的云雾景色。“岳”指岳麓山,在长沙湘江西岸 ; “云”指山中的云雾 。
  • 汉廷思贾谊:用典,汉文帝时,贾谊很有才能却不被重用,被贬到长沙。后来汉文帝又思念贾谊将他召回。这里以贾谊比长沙守,暗示朝廷会想起他。
  • 一饭莫忘君:即使吃一顿饭的时间,也不要忘了君主(或不要忘记这个地方 )。

翻译

那位头发花白的长沙太守啊,既奉公守法有良好政绩,又喜好文采。不久前才离开京城朝堂,远去长沙任职也是一种特别的福分。在长沙,你可以面对着竹林静听湘江之畔的雨声,打开帘子欣赏岳麓山的云雾缥缈。朝廷一定会像汉文帝思念贾谊那样想起你,希望你不论何时都不要忘了报效国家。

赏析

这首诗是虞集送给长沙太守的送别之作。开篇直接点明被送之人——白发苍苍、兼具贤良与文采的长沙太守,为全诗定下一份敬重的基调。颔联通过 “近辞金马去,远有玉鱼分”,将太守离京赴长沙的行程和到远方任职的含义,用“金马”“玉鱼”这样有象征意义的词汇表达出来,丰富了诗作的内涵,一方面体现其离开京城的不舍,另一方面说明外任也是另一种机遇。

颈联“对竹听湘雨,开帘看岳云”是描绘意境的妙笔,对仗工整。它生动地为我们勾勒出一幅长沙风光图,湘水的雨、岳麓山的云,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这样的美景既暗示了长沙这个任职之地的独特自然风光,又流露出对太守即将享受这般境界的羡慕与祝福。诗人以景入情,巧妙地将送别之情融化于山水之中,显得含蓄而深情。

尾联“汉廷思贾谊,一饭莫忘君”,化用典故,希望太守不必因暂时远离朝堂而气馁,相信朝廷会像汉文帝思念贾谊那样记起他,同时劝诫他不要忘记君主和自己的职责。这两句既表达了对长沙太守才华和未来的信心,又饱含着期待他为国效力的深切期望。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深沉,是送别诗中的佳作。

虞集

虞集

元临川崇仁人,字伯生,号邵庵。先世为蜀人。宋亡,父汲侨居崇仁。少受家学,读诸经,通其大义。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历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议学校事,主张学官当用经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猥以资格用人。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帝崩,以目疾,又为贵近所忌,谢病归。卒谥文靖。集弘才博识,工诗文。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 ► 4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