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萧侯送蒲萄
萧侯昔致蒲萄苗,山童不灌三日焦。
宛西上品复亲致,手种窗南自浇水。
一月当生一尺长,移向江头薜荔墙。
秋深雨足马乳重,举囊石压青霞浆。
是时萧侯当走马,来访衰翁茅屋下。
酒酣舞剑倾一尊,不信金盘露如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酬:答谢。
- 萧侯:对萧姓朋友的尊称。
- 蒲萄:即葡萄。
- 山童:山中的孩子。
- 灌:浇水。
- 焦:枯萎。
- 宛西:地名,指河南南阳一带。
- 上品:优质的品种。
- 薜荔:一种植物,常用于攀缘墙壁。
- 马乳:葡萄的一种,形状似马乳。
- 举囊石压:用石头压住葡萄,防止其散落。
- 青霞浆:比喻葡萄汁液。
- 走马:骑马疾行。
- 衰翁:诗人自称,意为年老的人。
- 舞剑:舞动剑器,一种表演艺术。
- 金盘露:比喻美酒。
翻译
萧侯以前曾送我葡萄苗,山里的孩子没浇水,三天就枯萎了。 后来他又亲自从宛西带来优质的葡萄苗,我亲手种在窗南,自己浇水。 一个月就能长一尺长,我把它移植到江边的薜荔墙上。 秋深时,葡萄成熟,马乳葡萄沉甸甸的,我用石头压住葡萄,防止它们散落。 这时萧侯骑马疾行,来访我这衰翁的茅屋。 酒酣时,他舞剑助兴,我们尽情畅饮,不相信金盘中的美酒会像水一样倾泻。
赏析
这首作品描述了诗人虞集与萧侯之间的友情,以及他们共同对葡萄的喜爱。诗中通过葡萄苗的生长过程,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心照料和对友情的珍视。萧侯的再次赠苗和亲自来访,体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诗的结尾,通过酒酣舞剑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