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袁副使游西城

杖藜徐步小溪傍,属玉双飞水满塘。 乔木苍烟馀故国,败荷衰柳更残阳。 惜无浊酒供秋兴,谁借扁舟趁晚凉。 再约小亭终一到,与君连日倒壶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杖藜(zhàng lí):拄着藜木拐杖。
  • 属玉(zhǔ yù):一种水鸟,似鸭而大,长颈赤目,紫绀色。
  • 乔木:高大的树木。
  • 苍烟:苍茫的烟雾。
  • 故国:故乡。
  • 败荷:凋谢的荷花。
  • 衰柳:枯萎的柳树。
  • 浊酒:未经过滤的酒。
  • 秋兴:秋日的兴致。
  • 扁舟:小船。
  • 晚凉:傍晚的凉爽。
  • 壶觞(hú shāng):酒器,这里指饮酒。

翻译

我拄着藜木拐杖,缓缓漫步在小溪旁,看见两只属玉鸟在水满的池塘中双飞。高大的树木和苍茫的烟雾让我想起了故乡,而凋谢的荷花和枯萎的柳树在残阳下更显凄凉。可惜没有浊酒来助兴这秋日的情怀,也不知谁能借我一叶扁舟,让我趁着傍晚的凉爽出游。我再次约定,一定要到那个小亭子去,与你连日畅饮。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袁副使同游西城的所见所感。诗中,“杖藜徐步”与“属玉双飞”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而“乔木苍烟”与“败荷衰柳”则勾起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秋日兴致的向往和对友人共饮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向往自然与友情的情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元代诗歌。

杨弘道

元淄川人,字叔能,号素庵。气高古,不事举业,磊落有大志。文章极自得之趣。有《小亨集》。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