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精丸炷火灼丹田中

· 黄玠
仙人掌上水精丸,摘得金茎秋露颗。 亦同阳燧大蛤珠,摩挲向日出真火。 冰台作炷丹田宫,流光直射如血红。 梅花一夜孤根暖,却笑小还无近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水精丸:一种传说中的仙药,由水精制成,具有神奇的功效。
  • 金茎:金色的茎,这里指仙草的茎。
  • 秋露:秋天的露水,常被认为是纯净的象征。
  • 阳燧:古代用来取火的器具,形似大蛤,故称大蛤珠。
  • 摩挲:轻轻地摩擦。
  • 冰台:指冰冷的台面,这里可能指炼丹的台面。
  • 丹田宫:道家术语,指人体脐下三寸的地方,是修炼内丹的重要部位。
  • 流光:流动的光芒。
  • 小还:指修炼过程中的小成就。

翻译

仙人掌上的水精丸,摘取自金色的仙草茎上的秋露。 它如同阳燧制成的大蛤珠,经过摩擦,日出时便能生出真火。 在冰冷的台面上点燃,光芒直射丹田,红如鲜血。 一夜之间,梅花孤根回暖,却笑那小小的修炼成就无甚进展。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种神秘的炼丹过程,通过水精丸、金茎秋露等意象,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仙境氛围。诗中“摩挲向日出真火”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炼丹的神奇过程,而“流光直射如血红”则形象地表现了炼丹时产生的强烈光芒。最后,通过梅花的孤根回暖,暗示了修炼虽有小成,但仍需努力,表达了对修炼之路的深刻理解和期待。

黄玠

元庆元定海人,字伯成,号弁山小隐。黄震曾孙。幼励志操,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隐居教授,孝养双亲。晚年乐吴兴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3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