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水曲

二月镜湖春,桃花开玉津。无数紫鸳鸯,飞绕浣纱人。 浣纱殊未返,摇曳春云晚。月出白蘋洲,烟生垂柳岸。 垂柳依依在月中,可怜嘶断玉花骢。轻风忽引罗衣去,一曲菱歌听未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渌水曲(lù shuǐ qǔ):古代地名,指渌水河曲线的地方。
  • 紫鸳鸯(zǐ yuān yāng):指雄鸳和雌鸳的一对,形容夫妻恩爱。
  • 浣纱(huàn shā):古代指妇女在水边漂洗织物。
  • 白蘋洲(bái pín zhōu):古代地名,指一处水中的小岛。

翻译

二月的镜湖春天,桃花在玉津绽放。无数的紫鸳鸯在空中飞舞,围绕着在河边洗衣服的人。 洗衣的女子还未回来,摇曳的春云已经变得晚了。月亮从白蘋洲升起,烟雾在垂柳的岸边升腾。 垂柳在月光中依依不舍,可怜的玉花骢已经嘶断。轻风突然吹动罗衣飘走,一曲菱歌听不完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通过描写桃花盛开、紫鸳鸯飞舞、洗衣女子、垂柳和月亮等元素,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宁静优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给人以美好的想象空间,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