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罗浮绝顶奉同蒋王二大夫作

霃霃太古云,至今未开辟。 山气日汹涌,随风洒精液。 触石生洪波,微茫在咫尺。 登山若浮海,舟航即轻策。 浮山复浮去,与罗万里隔。 仅馀玉女峰,娟娟在肘腋。 蓬莱无根蒂,左股长为客。 铁桥苦拘系,峰峰合体魄。 一气胶漆之,洞天在肝膈。 雷风吐噏时,氤氲相损益。 峨峨在虚无,荡踏难留迹。 如何太华山,乃为巨灵擘。 便道通句曲,大天有阡陌。 玉笥一南窍,日月暗相射。 朱明本火府,草木多纯赤。 朱竹含葳蕤,红翠美毛翮。 南禺亦丹穴,凤族以千百。 口衔芙莲花,纷纷堕瑶席。 珠尾若扬麾,往来拂巾舄。 麻姑何秀峙,散发至腰脊。 上下飞峰间,不肯相扶掖。 筋力尽青冥,渐与空天迫。 微躯若鸿毛,顺风思一掷。 衫袖即飙车,不用浮丘伯。 神明自鼓舞,鸾鹤惟所择。 便携二大夫,八极恣挥斥。 神仙虽惝恍,此中有窟宅。 真道苦无言,与天日相索。 聪明乃尘垢,陶铸有微责。 虽复游无穷,亦自悲人役。 神山有离合,依依且朝夕。 鳖首或浮沉,广大日以积。 弥缝费造化,随波恐流易。 分水一泉源,自天通地脉。 瀑布纵横飞,与海相潮汐。 天鸡一咿喔,扶桑已半白。 海日长三丈,玄黄始一隙。 光明未丽天,外体己赫赫。 摇荡二石楼,烧空如琥珀。 生长旸谷傍,郁仪日亲炙。 中夜已寅宾,导引成肥硕。 咸池灼欲焦,沧凉吾自适。 一下曜真台,人间愁踧踖。 百虑生黄埃,世务婴繁剧。 三山居水下,船交苦风逆。 斋去童男女,三千良可惜。 罗浮即方丈,甘心自古昔。 南岳一佐命,仙卿此注籍。 大夫代天工,于此宜区画。 虽无封禅书,名山望润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霃霃(shèn shèn):形容云雾缭绕的样子。 洪波:汹涌的波涛。 咫尺(zhǐ chǐ):指极近的距离。 轻策:轻轻一动,指行动轻松。 罗:指罗浮山。 玉女峰:罗浮山上的一座山峰,传说中有玉女仙子居住。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 左股:指左腿。 胶漆:粘合在一起。 洞天:仙境。 氤氲:形容气体缭绕。 太华山: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座神山。 巨灵:传说中的神灵。 句曲:指山间小路。 阡陌:古代道路的名称。 南窍:指南方的窗户。 朱明:红色的光明。 葳蕤:形容植物繁盛的样子。 毛翮:羽毛。 南禺:传说中的仙山。 扬麾:挥动旗帜。 麻姑:传说中的仙女。 青冥:苍茫的样子。 浮丘伯:传说中的仙人。 鸾鹤:传说中的神鸟。 窟宅:洞穴住所。 真道:真正的道路。 陶铸:塑造。 鳖首:鳖的头部。 弥缝:填补缝隙。 造化:自然界的变化。 泉源:泉水的源头。 潮汐:潮水的涨落。 天鸡:传说中的神鸟。 扶桑:传说中的神树。 玄黄:指天地之间的空隙。 琥珀:一种宝石。 旸谷:阳光普照的山谷。 郁仪:郁郁葱葱的样子。 寅宾:指夜晚的时候。 肥硕:肥壮。 咸池:指海水。 黄埃:黄色的尘土。 繁剧:繁忙。 斋去:离开。 童男女:年轻男女。 罗浮:罗浮山。 方丈:佛教中的高僧。 南岳:指衡山。 注籍:登记。 区画:划分。 封禅:古代帝王祭祀神明的仪式。

翻译

云雾缭绕,古老的神秘之地至今未被揭示。 山间气息汹涌,随风飘洒着神秘的精华。 触碰石头便激起汹涌波涛,微茫间近在咫尺。 登山如同漂浮在海上,舟船行驶即轻松自如。 浮山又浮山远去,与罗浮山相隔千万里。 仅余玉女峰,娟娟地矗立在山腰。 蓬莱仙境无根基,左腿长作客。 铁桥苦苦拘束,山峰合为一体。 一气粘合在一起,洞天在心脏位置。 雷风吐息时,氤氲相互增减。 高耸在虚无之中,行走难留下痕迹。 太华山何等伟岸,竟为巨灵所开。 通道通向句曲,大地有阡陌。 玉笥一扇窗户,日月暗中相互照耀。 红光本是火焰,草木多呈纯红。 红竹含羽毛,红翠美丽的羽毛。 南禺也是仙山,凤凰族群千百。 口衔芙蓉花,纷纷飘落在瑶台。 珠尾如同拂尘帚,往来拂扫衣裳。 麻姑身姿秀美,散发至腰背。 上下飞峰之间,不肯相互扶持。 筋力耗尽,逐渐被迫上升至空天。 微小身躯如同鸿毛,随风思要一跃而起。 衣袖犹如风车,不需仰赖仙山之力。 神明自我激励,鸾鹤只选择所愿。 携手二位大夫,尽情挥洒。 神仙虽有迷惘,其中却有居所。 真正的道路难以言表,与天地相互探索。 聪明乃尘世的污垢,塑造有微小的责任。 虽然游历无穷无尽,却自怜人类的劳碌。 神山有聚散,依依不舍朝夕相伴。 鳖首或浮或沉,广大日渐积累。 填补缝隙费尽造化,随波恐怕易流失。 一泉水源,自然通向地底。 瀑布纵横飞瀑,与海水相互潮汐。 天鸡一声啼叫,扶桑已经半白。 海日长三丈,天地之间开始有缝隙。 光明未照耀天地,外表已经耀眼夺目。 摇晃的石楼,烧空如同琥珀。 生长在旸谷旁,郁郁葱葱日受炙烤。 深夜已过,引导成为肥硕。 海水灼热欲焦,凉爽之地我自适应。 一下子到达真实之台,人间忧虑重重。 百般忧虑产生黄色尘埃,世事繁忙而戏剧化。 三座山居于水下,船只交错受苦逆风。 斋去的年轻男女,三千人可惜。 罗浮山即方丈,甘心自古以来。 南岳辅佐命运,仙卿在此登记。 大夫代表天地工匠,在此应该划分。 虽然没有封禅之书,名山期待润泽。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罗浮山的神秘景观,充满了神话色彩和仙境意境。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描写,将山川自然与神话传说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神秘而美丽的仙山画卷。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意境。读者在阅读时仿佛置身于罗浮山之中,感受到了那种神秘而超凡脱俗的氛围。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