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海滨倡道狎齐盟(倡道:指在道路上游走;狎齐盟:指与齐盟结交) 八十吞胡尚请缨(八十:指年老;吞胡:指吞并胡人;请缨:指请求出征) 脩(xiū):修饰 赋鵩(fù):指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 鸣鹦(yīng):指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 玉笈(jí):古代传说中贮藏珍宝的盒子 金茎:指金色的芦苇
翻译
在海边的道路上徘徊结交齐盟,年过八旬还想吞并胡人出征。 岂料前辈只追求修饰赋诗,却让后辈失去了传承的机会。 玉笈藏匿了千年,金色芦苇台阶传承了百世。 如果汉使还想寻找前人留下的遗草,又有何妨在海上回答明朝的征召。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个老者在海边思考人生的场景。老者年事已高,却仍怀抱着战胜敌人的雄心壮志,希望继续为国效力。诗中通过对前人追求文学和后人失去传承的反思,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后人的期许。同时,诗中玉笈和金茎的象征意义,也暗示了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与延续。整体氛围庄重而又富有哲理,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传统的深刻思考。
林熙春的其他作品
- 《 九月八日同何靖卿侍御饮寿安寺 》 —— [ 明 ] 林熙春
- 《 元相叶台翁诞辰同卢饶二年丈携尊为寿辱惠诗箑次韵奉答 》 —— [ 明 ] 林熙春
- 《 次韵答郑德进四首末首专述鄙怀 》 —— [ 明 ] 林熙春
- 《 二十年前屡过平远一主大柘林仰峰一主东石林玉山二人皆赀雄闾里以好客闻玉山有子三人因兄弟相诘败仰峰有子十一人不嫖不赌又中有青衿而亦以败何也仰峰以一人聚之子以十一人分之费且不节而亦以废箸此耳辛酉应召过而心伤为赋二绝亦以劝为人子者 其二 》 —— [ 明 ] 林熙春
- 《 予告还里辱诸老赠诗用韵漫和十一首和叶相国台翁 》 —— [ 明 ] 林熙春
- 《 东巡纪事十一首其六宝抵道中盛雪 》 —— [ 明 ] 林熙春
- 《 送堪舆饶少峰归豫章 》 —— [ 明 ] 林熙春
- 《 入虔闻奴陷辽阳 》 —— [ 明 ] 林熙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