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日诣(1)漷(2)南辞先墓有感

· 岳正
百年家业恐沉沦,冠绂承恩愧此身。 敢望功名光简册,要将忠孝答君亲。 迂疏不解惩缄口,愚憨终教犯逆鳞。 一去南荒几万里,未堪回首泪盈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1. 诣( yì ):前往,拜访。
  2. 漷( kuò ):古代地名,指南方。

翻译

十七日前往漷南,辞别先人的坟墓,心中感慨良多: 家族百年的产业恐怕会衰落,身为家族的后人,承受着祖辈的恩德,感到愧疚。 虽然渴望功名显赫,但只愿意在简札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更愿以忠孝来报答父母。 因为过于拘谨而不敢开口说话,愚笨的表现却总是得罪了尊长。 一去南方荒野数万里,如今回首看时,眼泪已经湿透了巾帼。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族兴衰的担忧和对忠孝之道的追求。诗中通过对自身的反思,展现了对家族传统的尊重和对父母的孝顺之心。诗人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内心的挣扎和感慨,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祖先、孝敬父母的价值观念。

岳正

明顺天府漷县人,字季方,号蒙泉。工书画,尤擅画葡萄。正统十三年进士。授编修,天顺初改修撰,以原官入内阁,预机务。在阁二十八日,忤石亨、曹吉祥,被构陷,谪钦州同知,旋系狱,戍肃州。宪宗初复修撰,出为兴化知府,旋辞归。谥文肃。有《深衣注疏》、《类博杂言》、《类博稿》。 ► 1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