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别沈太史

北斗秦城直,南山汉阙连。 龙兴三户日,虎视八州天。 往事浮云里,遗基蔓草边。 二南王道荡,四塞地形偏。 设险资豺虎,居中忆涧瀍。 深仁垂百世,大义劫千年。 吊古心空怆,逢君赋遂传。 焦桐频并瑟,老骥漫当鞭。 霹雳中郎侧,飞扬伯乐前。 交情忘出处,世态苦推迁。 吾道宜贫贱,斯人亦市廛。 君公牛自侩,叔夜凤难骞。 爱尔南邦杰,今时太史贤。 石渠昭著作,梁苑荷陶甄。 雨膏曾分陜,谋猷迥济川。 青云虽奋发,白屋更周旋。 玉笛胡床弄,襜帷大道褰。 右军神旷旷,洗马兴翩翩。 捉麈惊河汉,挥毫惨雾烟。 草书团扇重,误点画屏妍。 恢廓承家学,精微在砚田。 而翁垂素业,当世奉韦编。 经术尊刘向,词华老伏虔。 明堂遗太玉,清庙舍朱弦。 金石商歌出,兰蘅楚佩鲜。 乡人修俎豆,弟子典牲牷。 大厦崇堂构,名山肃几筵。 孝思谁不匮,善述汝无愆。 台辅寅恭后,人伦表帅先。 举觞称雅颂,把臂向林泉。 别绪章台结,离忧易水悬。 出关歌不已,折柳意凄然。 白马东之代,黄金北赴燕。 灞桥分手处,相望在贞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北斗:北斗星,古代指北斗七星。
  • 汉阙:指汉代的宫殿门户。
  • 龙兴:指龙起飞,比喻国家兴盛。
  • 虎视:形容虎的眼神锐利。
  • 八州:古代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州。
  • 浮云:比喻往事如云烟般飘渺。
  • 蔓草:指长满地面的草。
  • 南王:指南方的王,即南方的君主。
  • 涧瀍(jiàn chén):古地名,今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
  • 深仁:深厚的仁爱之心。
  • 百世:代代相传,世世代代。
  • 千年:千年之久,形容时间长久。
  • 焦桐: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树木,常用于比喻。
  • 并瑟:指弹琴。
  • 老骥:指老马。
  • 霹雳:雷声。
  • 中郎:古代官职名。
  • 伯乐:传说中的善识马的人。
  • 市廛:市场。
  • 牛自侩:指牛自卖自夸。
  • 叔夜:指叔夜,古代传说中的人物。
  • :有才德的人。
  • 石渠:古代地名,今陕西省渭南市。
  • 梁苑:古代地名,今河南省洛阳市。
  • 陶甄:指陶渊明。
  • 雨膏:指降雨滋润。
  • 谋猷:指谋略。
  • 虽奋发:即使努力奋发。
  • 周旋:往来。
  • 胡床:胡人的床。
  • 襜帷:帷幕。
  • 右军:右辅军,古代官职名。
  • 捉麈:指捕捉麈鹿。
  • 惨雾:浓雾。
  • 画屏:屏风上的画。
  • :美丽。
  • 砚田:指砚台。
  • 韦编:指韦编三绝,指韦应物。
  • 刘向:指刘向,东汉文学家。
  • 伏虔:指伏勤,勤勉虔诚。
  • 太玉:古代宝玉。
  • 朱弦:红色的琴弦。
  • 商歌:商代的歌曲。
  • 兰蘅:兰花和蘅草,比喻高雅之物。
  •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器具。
  • 典牲牷:主持祭祀。
  • 几筵:宴席。
  • :缺乏。
  • :过失。
  • 寅恭:指寅恭,古代传说中的人物。
  • :军队的领袖。
  • 雅颂:高雅的歌颂。
  • 林泉:指山林和泉水。
  • 章台:古代官署名。
  • 易水:古代地名,今河北省易县。
  • 灞桥:古代地名,今陕西省西安市。
  • 贞坚:忠贞坚定。

翻译

北斗照耀着秦城,南山与汉代宫殿相连。国家兴盛如龙腾飞,统治者目光如猛虎一般锐利。往事如浮云般飘渺,历史遗迹在草丛中若隐若现。南方的王道已消逝,四方的疆域地形各异。设立险阻以防豺虎,心怀涧瀍的历史记忆。深厚的仁爱传承百世,伟大的义理影响千年。怀念古人心情空灵悒郁,遇见您,赋诗传颂。焦桐树频频被弹奏琴声,老马自在驰骋。雷声中郎侧耳倾听,飞扬的伯乐在前方。交情忘记起源,世态令人苦涩。我认为我的道路应该是贫贱之路,而您也在市场中行走。君王自夸自大,叔夜的凤凰难以飞翔。我敬重您这位南方杰出的人物,如今的您是一位贤明的历史学家。石渠显著的著作,梁苑受到陶渊明的推崇。降雨滋润了大地,谋略使河川畅通。虽然有志奋发向上,但生活仍然周而复始。玉笛声声在胡人的床上响起,帷幕在大道上飘动。右辅军神情悠闲,洗马的人兴致勃勃。捕捉麈鹿惊动了河汉,挥毫之间笼罩着浓雾。草书在团扇上重重叠叠,不小心点缀画屏的美丽。传承家学的精微之处,体现在砚台上。而您是一位传承素业的长者,如今在当世受到尊崇。对刘向的经术十分尊重,对伏勤的词华虔诚崇敬。明堂中留下了宝玉,清庙中舍弃了红色的琴弦。金石间传唱着商代的歌曲,兰花和蘅草的香气清新。乡人在修祭器,弟子在主持祭祀。宏伟的建筑中举行盛宴,名山上肃立宴席。孝思谁不缺乏,善述您无过失。寅恭后代继承,人伦关系表现在领袖身上。举杯称颂雅歌,伸臂指向山林和泉水。别绪在章台上结合,离别的忧伤随着易水流淌。出关时歌声不断,折柳时意绵绵。白马向东奔赴新地,黄金北去燕国。在灞桥分手的地方,彼此相望坚定不移。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西安别沈太史的场景和情感。诗中通过对历史遗迹、人物形象、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热爱与敬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使整首诗意境深远,寓意丰富。通过对古代文化人物的赞颂和对历史的追忆,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历史的思考。整体氛围庄重肃穆,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