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对雪歌
注释
罗浮(luó fú):传说中的仙山名,位于今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 火洞穴:指罗浮山中的洞穴,传说中有仙人居住 麻姑(má gū):道教传说中的仙女 缟素(gǎo sù):白色的绸缎 罗阳(luó yáng):古地名,今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 敕勒(chì lè):古代民族名 龙鳞(lóng lín):传说中龙身上的鳞片 琥珀(hǔ pò):一种宝石,琥珀色 越王烽火树:传说中越王勾践烽火台上的树木 瑶华(yáo huá):传说中仙境的花草 朱明(zhū míng):红色的光芒 乌羽(wū yǔ):黑色的羽毛 烛龙(zhú lóng):传说中的神兽,形似龙而有翅膀 羲车(xī chē):传说中太阳的车辆 岁华(suì huá):时光
翻译
罗浮山自古以来很少下大雪,更不用说罗浮山中的火洞穴了。山中的隐士们对冰雪并不熟悉,白露也很少凝结在幽深的山谷里。今年季冬的寒冷异常严厉,雪花大小如玉盘。传说中的仙女麻姑和玉女们的衣裙都被白雪覆盖,四百件白色绸缎也被淹没在峰峦之间。天气突然转变,南方的寒冷扩散到北方,层层冰雪堆积如山,道路被封闭。浮碇的山头宛如白雪覆盖的山峰,罗阳溪口也结成了冰雪。成千上万的松树都快被雪压倒,梅花也冻死了一个不开。北风凄冷地吹拂着,山间的猿狖僵卧在那里,发出悲哀的哀鸣声。为了抵御寒冷,仙客们找到了方法,他们砍下龙身上的鳞片和琥珀作为燃料。地炉烧得通红,天井中迸发出白色的云箭。眼前的景象仿佛云雾笼罩着海津,光芒摇曳着宫阙,金银失色。玉树作为越王烽火台上的标志,瑶华飘散在珊瑚身上。夜半时分,天鸡因为冻得太厉害而不再啼叫,星辰也失去了明亮的光芒。长久以来,黑色的羽毛坠落,希望能有一盏烛龙来点亮。想要挽回岁月的流逝,却无力回天,岁月的残酷不可抵挡。寒冷的夜晚,即使拥有瑶琴的音乐,也无法消除内心的寂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罗浮山下大雪的景象,以及山中隐士们对冰雪的无奈和寒冷的严峻。通过描写雪花如玉、白露凝阴、麻姑玉女被雪覆盖等细节,展现了冰雪之美和寒冷之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龙鳞薪琥珀、烽火树、瑶华珊瑚等,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