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老

死者日以安,生者日以危。 旻天何不怙,人命轻如泥。 玄云一蓊郁,白日去安归。 长夜终不晨,胶胶劳鸣鸡。 我生慕夷皓,垂老益调饥。 苦节同妻孥,捃拾难自资。 絮巾布襦裙,单复亦随时。 薄馔荐先公,泪下如绠縻。 不义而富荣,毋乃辱亲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mín):指天空。
  • 轻如泥:比喻人的生命非常脆弱。
  • 玄云:指黑暗的云。
  • 蓊郁(wěng yù):茂盛的样子。
  • 长夜终不晨:指漫长的黑夜终究不会有天亮。
  • 胶胶:形容鸡鸣声。
  • 夷皓:指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 调饥:指调解饥饿。
  • 捃拾(jùn shí):勉力拾取。
  • 絮巾(xù jīn)、布襦裙(bù rú qún):古代服饰。
  • 绠縻(gěng mí):古代系在头发上的丝带。

翻译

死去的人每天都是安宁的,活着的人每天都是危险的。天空为何不怜惜我们,人的生命脆弱得像泥土一样。黑暗的云层笼罩着,白日安然离去。漫长的黑夜终究不会有天明,清晨鸡鸣声不停。我生来向往仙人般的生活,年老后更感饥饿。艰苦的节俭与妻子孩子同受,艰难地维持生计。穿着简陋的头巾和衣裙,随时都在变换。献上简陋的食物给先人,泪水如同系在头发上的丝带。不要因不义而富贵,免得辱没了亲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通过对生死、贫富、家庭、道德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以及对人生价值观的反思。作者通过对自然、人生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对人生真谛的探寻和对道德伦理的关注。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