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武昌宪台

· 林光
危然三日坐蓬壶,十览分明尽楚都。 千里云山来几席,万家烟火傍江湖。 情浓小放吾诗笔,天远长开此画图。 觅记高台无一字,先生真个是迂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蓬壶(péng hú):传说中仙人所用的神奇容器。
  • 楚都(chǔ dū):楚国的都城,这里指楚国的都城景色。
  • 云山(yún shān):山和云,形容远处的山峦和云雾。
  • (xí):这里指一席的距离,用来形容远处的景色。
  • 烟火(yān huǒ):炊烟和灯火,指人烟稠密的地方。
  • 江湖(jiāng hú):这里指江河和湖泊,泛指人世间。
  • 迂儒(yū rú):指过分拘泥于传统,不合时宜的儒士。

翻译

三天来我坐在蓬壶之上,十次观看清晰的楚都景色。 千里之外的云山几次来到眼前,万家炊烟灯火环绕在江湖之畔。 心情浓烈,轻轻释放我的诗笔,远天长空中展开这幅画卷。 寻找记载高台景致的文字,先生啊,你真是一个过于拘泥于传统的儒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武昌宪台上的景色和心境。作者坐在蓬壶之上,眺望楚都的景色,远眺千里的云山,感受着万家炊烟灯火的烟火气息,心情激荡,用诗笔表达内心所感。但在这美景之中,作者也感叹于高台上找不到一字记载景致的文字,暗示了对于传统文化的怀疑和反思。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传统与现实的思考。

林光

明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 1424篇诗文